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向云峰)“县城虽然不大,但如今有山有水有公园,沿河两岸都是风景,居住在这里很幸福。”9月18日清晨,聊起县城这几年的变化,正在黄桑路上散步的居民李成桃很满意。
近年来,周边县市建设的发展势头,使得“如何加快县城开发建设”成了摆在绥宁县委、县政府面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该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县城整体规划、成片建设、组团开发、引进战略投资者、文化元素融入城建等举措,走出了一条山区小县推进城镇化的新路子。
在总结过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该县提出了“整体规划、成片建设、组团开发”的新模式,实现了由填空式建设向集约式开发的转变。近几年,该县邀请专业设计机构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共实施城建项目78个,总投资25亿元;6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罐头厂片区年底前可成型,大公坪片区和酒厂片区已开工,8个新片区开发相继启动。县城集聚和吸纳功能明显增强,带动县域城镇化步伐加快。
该县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保护和传承民族民俗文化,坚持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在山歌长廊,150首具有代表性的绥宁山歌被依次镌刻在道路的护栏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全长38米的“绥宁婚俗”石刻版画展现了苗族婚嫁风俗场景;在县城巫水河上,一座长130.26米、宽15.6米的民族风雨桥木结构工程正抓紧施工;在老街,临河民居苗侗风情特色改造工程接近尾声。随着这些精品工程的建成,绥宁县城将形成“百亩湖面、千户苗居、万米文化墙”的标志性景点。
城市扩展到哪里,市政设施和公益事业就覆盖到哪里。该县先后建起了绿洲广场、和善广场等10余个大小广场,兴建了满顶界植树纪念园、革命烈士纪念园等主题公园和民族体育馆。通过实施“畅城工程”,新建了黄桑路、工业路、百马滩大桥、腾家园桥,完成了主要城市道路提质改造和万家坪大桥、长铺大桥路面改造;实施“绿城工程”,完成了满顶界、黄桑路、林海路等重点地段特色绿化,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3%、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0.6平方米;实施“洁城工程”,投资1.2亿元修建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实施“亮城工程”,累计投入1.3亿元用于县城电网改造升级,在县城安装路灯5000余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