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向云峰 黄启清 罗向阳)11月23日,走进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乡佘家村,只见山上青松翠竹,大田苗木成片,河道溪水泛绿,苗家新楼栋栋,道路整洁卫生……佘家村之美,缘于该县正在蓬勃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让乡村靓起来。该县启动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洁员、垃圾清运员工资补助和环卫整治工作。全县348个村共充实保洁员1720人,建立了保洁清运队伍和联户保洁制度,做到了层层落实全覆盖。
该县今年投入3700余万元,建设垃圾倾倒点716个、填埋场39个,新配备垃圾清运车52台,清理公路、街道、市场、河堤河道、房前屋后、生产田园、旅游景点等地各类垃圾5130余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封非法小型造纸厂25家,取缔非法采砂场19家,基本实现了巷道无垃圾、庭院无污水。
建设“美丽乡村”,还要让乡村富起来。该县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举措,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重点打造杂交水稻制种、楠竹林丰产培育及加工、中药材基地建设及精深加工、油茶林丰产栽培、延反季无公害蔬菜种植、食药用菌代料工厂化栽培、精品小水果扩容、大型草食牲畜集约化经营等八大产业集群。
如今,绥宁已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今年制种面积稳定在6万亩以上。全县发展绞股蓝4387亩、青钱柳8600亩、茯苓184万窖、代料栽培食药用菌420万袋、药用玫瑰6872亩,完成油茶林丰产培育51600亩,特色种植业年产值15亿元以上。特色养殖业发展壮大,年产值达9000万元,其中竹狸年出栏4万只、黑山羊存栏13万只。中天农业、纳金食品落实粮食、疏菜基地面积5000亩。全县新发展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11家,金银花、绞股蓝、青钱柳、冬笋、粮食、花猪等主要特色种养业品种基本实现就地加工。
该县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年来,该县投资建起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设施。在县城,投资4000余万元建起了占地4.8万多平方米的体育广场,建起了有200多个软席座椅的3D影城;在乡村,25个高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相继建成并发挥作用;村级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县348个行政村。据该县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11月1至12日,绥宁348个行政村完成图书补充更新150684册,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兄弟的良师益友和生产生活的得力助手。同时,该县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今年,该县成功申报为“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乡”,上堡村、大园村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熙桥等5个村进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该县还利用流动演出车、“三下乡”等平台,推动文体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该县今年已开展电影下乡4000多场次,送戏下乡50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