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李熙桥镇举行第二届“踏牛令”比赛暨耕牛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向云峰 林道珍 莫平君)长期以来,绥宁县李熙桥镇的村民念着神奇的“踏牛令”,指挥耕牛犁田耕地,形成了当地“不用牛绹犁田”的神奇现象。如今,这一现象被当地加以包装利用,演变为“耕牛节”,成为宣传当地人文旅游的一张名片。3月31日,绥宁县李熙桥镇第二届“踏牛令”比赛暨耕牛节在当地如期举行。

  比赛在“中国传统古村落”于家大院旁的田函里举行,吸引了近千名群众前来观看。参赛的15名村民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犁田高手。上午10:00,他们带着自家的耕牛,采用抽签顺序表演“不用牛绹犁田”。犁田次数为来回两次,评委根据人牛配合程度、听从指令配合程度、犁田熟练度给出评分。

  陈家村参赛者陈远悦熟练地为耕牛套上犁套,一声令下,手上没有任何的驱赶动作,而耕牛就像运动员听到了发令枪的发号声般开始往前走。大龙村参赛者莫仁祝紧随其后,轻车熟路把握着犁套的深浅和路线。行至第二个转向点时,莫仁祝把犁套从泥里一抬,一声指令,耕牛又乖乖地来了个向后转。这一抬一喝的动作一气呵成,引来观众和评委一遍赞叹声。当主人一声令下,参赛耕牛立即停止前进。看到这一场景,围观群众纷纷鼓起掌来。

  赛后,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77岁的苏州村莫汉卫老人激动地说:“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大家都乐意参与。希望党委政府每年都要举行这样的活动。虽然我年纪大了,但劲头还足,我还会报名参加比赛角逐。”看完比赛后,李熙桥村民于定成觉得很过瘾:“踏牛令本是一个民间传说,镇里把这个传说进行了加工,并把它衍变成了一个耕牛节,对弘扬、推广我们的民俗活动、农耕文化意义深远,很让我们老百姓点赞。”

作者:向云峰 林道珍 莫平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