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邵阳市民发现桑叶树成“抢手货” 专家认为或成农家乐“商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家长好不容易让孩子养的蚕吃饱一顿。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4月12日傍晚,邵阳市民黄先生终于在位于大祥区白田社区地段的资江边发现了几株倒伏的小桑树。他一边采摘桑叶,一边在家长微信群里晒自己的惊喜,没想到,一下子跳出十多位家长“毫不客气”地向他索要桑叶。后悔不迭的黄先生只得将为数不多的桑叶分成十多个小袋,一一送给儿子的十多名同学。

  据黄先生了解,自己孩子的班级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课余时间养了蚕。他原来是禁止儿子养蚕的,但自从有一次他发现儿子把一道有关蚕的生长过程的语句排序题做得一塌糊涂后,今年春天他竟然主动给儿子买了20多条蚕,并承担起采摘桑叶的重任。

  “原来我在位于东大路的一家国有印刷企业里采摘桑叶,但该企业是重点防火单位,眼看前来采摘桑叶的家长和孩子越来越多,出于安全考虑,这家企业居然将厂区里的数十株桑树全部砍了。后来经朋友介绍,我又到沙井头一个居民小区里摘桑叶,没想到不久小区也将桑树砍了。走投无路之际,我只得经常开着小车在近郊一带转悠,有时空手而归,有时采摘到一小袋桑叶。”黄先生带点抱怨地说,“随着蚕子的长大,我家几乎天天闹桑荒,我儿子同学和我们邻居家也都这样”。

  养蚕,曾带给中国几代人乐趣,沉淀着几代人的记忆和乡愁。“在课余时间养蚕,有助于孩子开展研究性学习。孩子在养蚕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增长相关知识。此外,在不良娱乐方式四处充斥的当代环境里,只要不把蚕盒带到学校影响学习,在家养蚕可以培养爱心,可以怡情解闷,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资江学校副校长李英歌说。

  面对桑叶荒,有些家长提出种种建议:学校可不可以在校园里栽点桑树;公园、游园小区甚至城市主干道的绿化带里是否也可以点缀些桑树;开发商在修建楼盘时,是否可以专门规划一片小小的桑园……

  “如果孩子流行养蚕,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不会闹桑荒。至于家长提出的在城区扩充桑源的种种建议,都是违背城市绿化精神的。城市绿化植物必须根、茎、叶一体,任何一种绿化植物失去了叶子,也就失去了它作为城市绿化植物的根本意义。”市政协委员、高级园林工程师刘卫星说,“城区春季桑叶稀缺,倒是给城区周边的农家乐提供了宝贵的商机。我市城区周边有上百家农家乐,如果有农家乐能够做到早日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桑叶源,那对顾客的吸引力无疑增长了数倍。”

  后记: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邵阳城区课余养蚕的孩子至少在5000人以上。为了解决孩子们的桑荒,保护孩子们这一小小的乐趣,建议城区或郊区了解桑源的热心读者能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8907398110,我们拟开辟“给孩子找桑叶”专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每个桑源进行报道。

作者:袁光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