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北塔区陈家桥乡白泥田村乱堆乱放无影踪 为创国卫献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整洁的民居。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丁婧 刘郁 吴雄辉)“以前,我们只追求富裕;现在,我们追求的是美丽。”7月28日,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乡白泥田村支部书记朱子云骄傲地说。

  白泥田村是我市著名的“蔬菜村”,尤其是邵阳市民餐桌上的藠头,80%以上出自该村。依靠蔬菜种植,全村500余户村民家家户户建有小洋房,不少村民还购置了价值不菲的私家车。

  “虽然我们村比周边村相对要富裕,但卫生状况却跟周边村不相上下,而且由于是蔬菜生产基地,卫生状况甚至比许多周边村要差。”白泥田村村主任谢修生介绍。

  据了解,从前的白泥田村在村容村貌方面有三大最揪心的事:乱堆乱放严重;家禽满村飞跑;菜园围挡奇葩。但自从被列入“北塔区28个城乡接合部创国卫村”之后,不但这三大最揪心的事得以化解,而且消灭了卫生死角,消灭了白色垃圾,消灭了污水横流。

  公开评比显威力

  白泥田村民风淳朴,村民好面子,讲诚信。据说,改革开放初期,该村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发了一句话:“我们白泥田村子子孙孙不得荒芜一寸土地。”果真,30多年来,该村从来没有抛荒过哪怕一丁点土地。全市创国卫的劲风吹来,该村就在村部门口高高竖起一块“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评比内容分为八个方面:垃圾清理、家禽圈养、垃圾分类、室内卫生、房屋景观、杂物堆放、绿化除杂、菜地围挡,评比结果只有“黑白分明”的两种:讲卫生户和不讲卫生户。

  该村聘请了专职卫生督察员,每周对村里农户的卫生状况进行抽查,并在“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进行毫不留情的公示。

  这还不够,村里利用直通每家每户的广播,将评比结果滚动播放。这样,一些被评为“不讲卫生户”的村民受不了了,纷纷自行进行整改。该村六组一户村民李某被“曝光”后,连夜组织家人对房前屋后及室内卫生进行整改,村公示栏在调整公示结果的同时,用广播予以表扬。在这种有效的舆论环境下,全村村容村貌得以迅速改观。

  对症下药见奇效

  作为富裕起来的一个城郊村,白泥田村村民不是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失败”:菜园的围挡,一般采用城区废弃的广告纸或广告布,五花八门,破败不堪。

  同时,作为城郊农村,家禽放养属于自然而然的事。但家禽放养,粪便横生,且家禽容易对其它农作物造成伤害。

  今年6月,白泥田村利用创卫资金,将所有围挡菜地的广告纸或广告布进行了统一清理。据传,当时清理的有关奇葩围挡物品达两卡车之多;在“我们要富裕,更要健康和美丽”理念的引导下,村民纷纷配合开展了家禽圈养方式。

  “目前,在我们这个村里,所有围挡全部采用网丝围挡,家禽不再乱跑了,蔬菜种植也放心了。”该村27岁的卫生监督员王俊杰表示。

  乱堆乱放无影踪

  白泥田村作为一个闻名遐迩的蔬菜村,生产离不开众多生产资料的配合。但在该村,农具摆放整齐,即使农村常见的柴火杂物,也都摆放得整齐划一。

  该村有党员31名,在家的26名党员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的同时,结合本村实际,将整治“乱堆乱放”作为落实该项学习的实际行动。他们以“人连人,家连家,你家连我家”的方式,自今年6月初起,在村里展开了一场“消灭乱堆乱放”的活动。活动仅开展三天,一半以上“乱堆乱放”现象消失。

  配合北塔区教育局开展的“教师家访促创卫”活动,该村组织村民全力迎接教师家访,在全村形成了反对“乱堆乱放”的浓厚氛围。该村小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主动参与清除乱堆乱放行为。截至6月底,该村已基本消除乱堆乱放现象。

  “富裕,当然不容易。但我们村现在不仅富裕,而且美丽,我觉得这才是最宝贵的。”该村一位藠头种植大户说。

圈养的家禽。

拾掇整齐的杂物。

作者:袁光宇 丁婧 刘郁 吴雄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