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央纪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部署,通过开展多轮次、滚动式重点督办,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日前,中央纪委对第一批重点督办的9起典型案例进行了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从曝光的9起问题看,涉案党员干部对中央要求置若罔闻,对纪律规定毫无敬畏,随意贪占扶贫资金,有的截留挪用,有的虚报冒领,有的吃拿卡要,有的优亲厚友,有的挥霍浪费,还有的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不担当、不负责,甚至严重失职失责。这些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党和政府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严肃处理。
中央已经明确,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围绕这个目标,中央要求全国上下要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在扶贫攻坚战号角吹响的节骨眼上,全国各地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差,思想觉悟低,不但没有紧跟中央步伐投入脱贫攻坚战,反而想方设法侵吞群众的“救命钱”,这种人实在令人痛恨,必须予以严惩。
扶贫领域绝不容“伸手”,扶贫资金绝不容侵占。当前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扶贫领域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对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重点督办、限期办结,对发现的腐败问题快查严处。要拿起《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把利剑,对责任落实不力导致扶贫领域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典型案例一律公开曝光,形成持续震慑,发挥警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