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因为要去医院见习,今年20岁的子航结束了创卫志愿者的工作。说起为期五天的志愿服务经历,他说有快乐,也有收获,而最大的体会是:“文明劝导员上岗后,邵阳干净许多了,希望大家都来爱护环境。”
子航是通过市红心林志愿者服务联合会报名参与创卫志愿服务的。他在成都读大学,刚读完大二,和他一同参与志愿服务的,还有刚考上大学的表弟。
他俩和另三名志愿者,负责人民广场的卫生保洁和文明劝导。那里有一个专职的保洁员,是位老大爷。志愿服务的上岗时间是每天上午8时到11时,下午4时到6时。工作内容就是拿着夹子、塑料袋,捡拾行人丢在地上的果皮纸屑、烟头等垃圾,劝导市民不要做出不文明的行为。为了上岗方便,家住城西的子航特意拿着衣物,住到了城东的表弟家。
广场上每天早晨都有人跳广场舞,大约8时30分散去。地上除了大妈们丢弃的早餐盒、塑料袋、吃剩的包子等垃圾,还有围观老人扔掉的烟头。袋子捡不了那么多,志愿者就找旁边门店借撮箕。
让子航欣慰的是,配合他们工作的市民还是占多数。子航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在吸烟,就上前劝导,请老人不要乱扔烟头。老人爽快地回答:“没问题!小伙子。”
他又观察到,有两个跳舞的人群。其中一个小群,衣着整洁、举止斯文,放的音乐旋律柔美、音量也小。他们走后,地上几乎不留垃圾。而丢弃垃圾的主要集中在大群,放的音乐比较喧嚣。
子航说,他在成都上学时发现,成都的街头很干净,他从不乱扔垃圾,怕丢了湖南人的脸。以前在邵阳的时候,偶尔也有不注意的时候,但这次回来,他从没有乱扔过。“看到邵阳比以前干净多了,自然是要好好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创卫服务让他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观察。“相对来讲,年轻人乱丢的少,年纪大的人乱丢的多。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偏低的人,卫生习惯差些。”当看到保洁员大爷疲惫地倚着椅背和旧自行车瞌睡时,他心有所动,用手机拍了下来。“创卫成果来之不易,希望大家都来爱护环境。”“感觉邵阳像洗了个脸,但市民的不文明习惯就像黑头,再用洗面奶好好洗洗就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