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嫁妆“一斗米 一把筷子 一些香火蜡烛” 相濡以沫八十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曾旭辉 通讯员 李志明)“奶奶,您多大年纪嫁给爷爷?”“13岁。”“爷爷送了什么彩礼?”“什么都没得。”“爷爷怎么接亲的?”“一顶轿子,两人抬的。就一斗米,一把筷子,一些香火蜡烛,姐姐把我背进轿子。”8月14日上午,新邵县雀塘镇大石村,抗战老兵戴汉清家里,邵阳市区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正在为老兵夫妇拍婚纱照,志愿者邵水奔流正在采访老兵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

  老兵爷爷戴汉清,95岁,1921年出生,雀塘镇大石村人。老奶奶罗月英,93岁,本乡杉树村人。二人为姑舅表兄妹。“也是别人做的媒。那时我才13岁,他15岁,什么都不懂。我喊他爷老子舅舅,他喊我爷老子姑爷。我们从小在一起,很玩得来。那时候,嫁人、讨婆娘都要交税。趁早连日连夜结婚的,多的是。当时,我家3个哥哥2个姐姐,一共6姊妹,我最小。我娘病重,希望我早点嫁人。家里穷得丁当响,什么都没有,只能借一身衣服出嫁。他家也差,连件新衣服都没有。就一斗米,一把筷子,一些香火蜡烛,姐姐把我背进轿子。”

  罗月英指着身边的老伴:“他17岁去当兵,前后总共9年,前两年还经常请假回来。后七年全没回来过,我等了他整整七年。”老伴戴汉清接话:“我们俩从小感情好,我前前后后写了三封信,劝她不要等我了,改嫁算了。”“我从来没有别的想法,白天一心在家做事,服侍爷娘,晚上就一个人绩麻、纺棉花。”“爷爷劝您改嫁,你为什么不呢?”“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次郎。我回信说,即使他死了,我也不会改嫁!”“爷爷,您写信如何称呼奶奶的?”“……”被逼急了,戴老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地小声说:“亲爱的。”“奶奶叫罗月英,您怎么叫她?”“就喊罗月英。”“还有更亲切的称呼吗?”“没有了。”戴老脸上有些羞涩。

  “我晓得她在家等我这么多年,吃了不少苦。我劝她不要等我了,她又不肯。我们俩从小感情很好,我也舍不得她。当时,部队里要请假,除非丧假、婚假。于是,我就想了个办法,先写一封信回家,教家里拍电报,只说是父死速归……我和连长关系好,他是郴州人,批了我两周假,从此,我再也没回部队去。连长后来去了台湾,我本来也可以去的。”

  “那个时候,苦啊!怀孩子,足月了,挺着个大肚子,我还照样做事。我生大儿子,晚上生的,那天下午还在挑水。哪像现在,强万倍了。”

  “奶奶,今天您穿上婚纱,最漂亮!”“爷爷,您今天穿礼服,打领结,最帅!”“谢谢你们,你们费心了,我们太感谢了!今天,我比当年结婚还高兴!”

  鲜花,掌声,全场惊喜的目光,喜气洋洋。一对经历过80年风风雨雨的橡树婚姻的耄耋老人,陶醉在一家四代亲人和志愿者们的祝福里。

作者:曾旭辉 通讯员 李志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