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工业集中区 转型升级谋新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童中涵)绥宁林业资源位居全省首位,该县立足竹木加工产业,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绥宁县工业集中区虽面临着转型的阵痛,但通过政府引导扶持,不少企业已打开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尤其是绥宁湘商产业园,成为该县发展新能源、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的新阵地。

打造竹制品集散中心

绥宁森林覆盖率为76%,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竹木加工成为绥宁传统优势产业。绥宁工业集中区是一个以竹木精深加工和家具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省级产业园,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3.09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建设2.57平方公里。园内目前拥有湖南中集、佰龙等竹木精深加工企业25家。

今年随着“禁伐令”的出台,传统木材加工企业急需转型。绥宁工业集中区负责人匡长奉介绍,为破解传统木材加工企业的困境,他们围绕“生态型、精品型、效益型”这条主线,把园区向“小而精、精而特”的南竹产业园转型。“南竹生长快,周期短,是可再生资源。”匡长奉介绍,当地40万亩南竹林已完成低产改造,将为南竹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他们的目标是把南竹产业园打造成为湘中南竹制品集散中心。

巧把南竹换“金砖”

湖南银山竹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竹家具、竹筷为主的企业,传统竹制品加工每年的产值才五千多万元。如今通过技术创新,这家公司研发的竹制一次性西餐具已成功打入欧美市场。该公司一次性西餐具的订单已排到了7月份,这一个产品未来五年将带来10个亿的产值,成为了打开欧美市场的 “金钥匙”。

原本其貌不扬的竹板,经丰源体育公司加工成了百多款特色鲜明的滑板,去年创造外汇收入二百多万美元,成了远销欧美的“金块”。“不要小看这看似简单的滑板,它的科技含量很高,这中间蕴含了32项发明专利。”该公司总经理王青云介绍,公司与中南大学通力合作研发的新产品,被国家滑板队选定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唯一指定滑板。

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谈起集中区转型之路,匡长奉感慨“任重而道远”。“现在单纯做竹产品的企业还只有七家,大部分木材加工企业急需转型。”为此,集中区成立了竹产品研发中心,从产品研发、设备改造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资金方面我们与各大银行合作,设立一个资金池,投入政府引导资金1000万元,可以为转型企业撬动1亿元的贷款。”匡长奉介绍说,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帮扶创新能力不足的木材加工企业,帮助其渡过转型的难关。

“要想形成南竹产业集群效应,就必须把产业链拉长。”匡长奉介绍,他们去年引进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专门收集南竹边角料,用于生产燃料。“原先企业的边角料还要自己花钱当垃圾运走,现在他们三百块钱一吨上门收购。”匡长奉说,木材加工和竹制品加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基本可以通用,只要将南竹产业链拉长,转型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新兴产业的新阵地

“要走出竹木加工的困局,就需尽快形成新兴产业,而湘商产业园就是最佳的新阵地。”绥宁县县委书记唐渊在今年全县经济工作会上这样强调。该县自2014年开始在关峡乡规划1平方公里用于湘商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5.3亿元,水、电、路、场区基本成形,标准化厂房已竣工投产5.08万㎡。

园区优质的服务,顺利“迎娶”了贵太太。 “我们一期的12000平方米厂房,能在一年内竣工,并在今年4月正式投产。”贵太太油茶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建设的审批、审核事项由园区全程代办。正是这一点,让他们坚定了在绥宁投资的决心,并于去年11月正式将公司总部迁至绥宁。

尽管该县湘商产业园区前景向好,但仅3家企业入驻,7家企业等待入驻的现状还不够乐观。该园区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将在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年内新引进规模企业6家以上,标准厂房租赁达70%以上,助力绥宁传统产业更好更快升级。


作者:童中涵编辑:刘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