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三农普数据集中审核工作侧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秦春)阳春三月,微风吹皱一池春水,乍暖还寒,正是踏春赏花的悠闲时节。绥宁县三农普办审时度势,决定自3月14日起组织各乡镇农普办工作人员,分3批次在县统计局集中开展全县农业普查数据质量联审。由此,场地安排、后勤服务、业务指导、质量跟踪┅┅一系列紧张的准备工作渐次拉开序幕。

一切为质量审核工作服务

3月12日,县农普办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研究部署数据质量审核工作。在讨论数据审核工作的组织方式上,为免除乡镇普查员的后顾之忧和便于县普查办进行业务指导,县农普领导小组副组长、县统计局局长林礼明同志决定,采取分批集中到县统计局办公室进行会审的方案,并表态各乡镇审核人员的食宿由县普查办全部负责。县农普办主任苏再清要求,统计局干部将各自家中的笔记本电脑提供给计算站安装好数据审核程序,用于乡镇普查办人员改错。

3月14日,第一批5个乡(镇)的农普办工作人员开始入场。由于工作量大,人员超出了预算,笔记本电脑不够用,统计局部分干部主动把个人办公电脑让给乡镇的同志,自己则调整工作时间,利用清晨上班前,或者晚上到办公室处理业务报表。县农普办常务副主任袁艳平同志任劳任怨,一直呆在办公室值晚班,与上级保持联系,接受咨询,进行指导。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

长铺乡在去年合乡并村工作中由三乡合一,辖46个村,是目前绥宁县最大的乡镇,地域广阔,社情复杂,普查任务繁重。由于乡政府腾不出人手,从村里抽了四女一男共5名普查员到县农普办搞数据联审。可别小看这些村里的同志,个个都是业务能手,干起工作来一丝不苟、十分敬业。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她们和其他乡镇普查办的工作人员一样,早出晚归,按时按质完成了工作量最大的乡镇农普数据审核任务。

米水村的普查员唐永海在5个人当中年纪最大,是个热心肠。普查入户登记时,长铺乡拓丘田村的普查员由于业务不太熟练,在填表和PDA录入时碰到了一些问题。当时,唐大哥在长铺乡的农普微信群中知道后,一个人骑着摩托车行驶三十余里山路,来到拓丘田村,向那名普查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操作,直到他弄懂后才顶着月光返回家中。后来一个更远的村--哨溪村的普查员也碰到了问题,唐大哥同样不辞辛苦,赶赴哨溪村为他提供帮助。5人中,有两名普查员分别是从贵州、四川嫁过来的外地媳妇。有人笑称,长铺乡的普查员队伍才真正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袁农普”

“袁农普”暂时还不是一名真正的普查员,它是别人给瓦屋塘镇副镇长袁丹肚子里的孩子取的名字。这次参与数据审核工作的有两名“大肚子”普查员,一个是东山乡的党委委员黄灵,一个就是瓦屋塘镇的副镇长袁丹,她们都身怀六甲,特别是袁丹,预计数据审核结束的第二天就要进入产房,有人开玩笑说:袁隆平是农业专家,你对农普这么负责,干脆给孩子取名叫袁农普算了。

然而,由于审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行动都已经不太方便的情况下,她们自始至终坚持在县农普办,与本乡镇的其他同志同进同出同工作,每天面对电脑,手持PDA进行数据审核,既顾不上休息,也把孕妇不宜长时间面对辐射的禁忌丢在了一边。在她们的带领下,乡镇普查员们个个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完成了各自的工作。

食堂大姐的“抱怨”

虽然农普审核平台上经常更新审核公式,使审核工作量不断增大,但大家都表示理解,没有怨言,倒是有一个人经常“抱怨”,她就是为农普办提供炊事服务的食堂大姐。

为了节约时间,县农普办把开餐点定在办公室下面的公共食堂,从3月14日开始,每天中午和下午都在食堂集体就餐。可常常是其他单位的人都吃完走了,农普办的人还没有来。食堂大姐疑惑地上来一看,原来大家都在忙于工作呢。后来一开饭,她就在下面喊:吃饭啦,吃饭啦,普查办的要不要吃饭啊?到了周末,她想休息一下,可是由于大家都在正常上班,她也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在嘴里念叨几句:没见过你们这样的,吃饭不正常,周末也不休息,搞得我也要陪着你们加班。

作者:秦春编辑:刘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