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依托优势强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刘小幸)4月初,全国人大专题调研组来到关峡苗族乡实地调研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该乡特色经济发展成效给予肯定。

关峡苗族乡是绥宁县最早成立的民族乡,位于绥宁县东南部,东与城步县接壤,距县城17公里,S221和S319穿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全乡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共25057人,其中有96%为少数民族人口。境内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大园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插柳古树群、茶江原始次生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生态无公害蔬菜、精品水果和梅口鱼、虫草凤鸡等在绥宁负有盛名。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按照“城镇带动、旅游优先、项目支撑、特色发展”的战略思路,围绕把关峡建成“工业重地,旅游强乡,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苗乡”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新型工业初具规模。总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的湘商产业园座落关峡,一期建设进展顺利,绿洲惠康、贵太太茶油、海螺-—云峰新能源有限公司、神龙金康等优质企业落户园区或投产。

民族民俗旅游来势喜人。先后成功争取大园申报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民族特色村寨,花园阁、梅口等村申报为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后湖·插柳艺术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力开展旅游宣传,依托“国”字号名片,全方位进行宣传,尤其是2015年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在大园成功拍摄后,天下大园更是名扬全国,走向世界,慕名前来参观旅游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花园阁民族风雨桥、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戏楼、路灯、标识标旅游公厕、大园村停车场、游步道、稻草人公园等。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如火如荼。按照“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有机蔬菜、精品水果、虫草乌鸡、水产养殖、杂交制种、药材种植等现代高效农业蓬勃发展,初具规模。其中以插柳村为中心的蔬菜基地发展至1500余亩,以关峡村为中心的精品水果基地发展至1800余亩,以梅口村为中心的养鱼基地发展至650亩。此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49人,至2016年共完成脱贫人口3586人,2016年完成D级(无房户)改造272户,702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47户,429人。

作者:刘小幸编辑:刘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