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赧水河畔的神仙坳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艾哲 通讯员 胡权)5月6日,隆回县北山镇观音塘村的神仙坳上,村民易润华在挖房屋地基的时候挖出了一堵奇怪的墙。墙头青灰色的砖上,居然有精美的花纹纹饰!不敢大意的易润华当即拨通了村干部的电话,村干部第一时间将此事上报给了县文物局。5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观音塘村,看到清洗后的墓砖呈青灰色,约20厘米宽、40厘米长,墓砖上的纹饰清晰可见。
村民:神仙坳上这种砖多得很
“挖机挖下去,旁边的土一下塌了下去,便看见了一堵青砖墙。”易润华回忆说,残存的青砖墙约有70厘米高,长度1米多一点。好奇的易润华捡起地上的青砖,居然发现青砖上有精美的花纹纹饰。
发现墓砖的事情不胫而走,很多村民前来一看究竟。没有想到,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却说,这种砖多得很!在发现墓砖的前200米左右,记者在70岁的村民易中生的带领下,来到了他的柴屋后面。记者发现,易中生的柴屋角落,确实被松土掩埋着一堵坍塌、但能明显看出呈90度形状的墓砖墙壁。这一说法被院落里其他村民认可。在另外一户村民的家后,同样能轻松挖出残存的墓砖墙。
村民说,早年修房子的时候就挖出过一些罐子、铜钱之类的东西,但那时都没有文物的概念,就都敲碎或弄丢了。
专家:钱币纹饰、榫卯结构,符合汉墓的特点
隆回县文物局副局长戴鹤介绍说,神仙坳地处赧水河畔,且为一当阳台地,符合古人墓葬的选址习惯,而墓葬地坐北朝南,前有水后有山,左右有靠,符合古人墓葬风水理念。目前,隆回已经发现或探明大规模的东汉到西晋时期古墓葬群有6处,且大都分布在赧水河畔两岸。
根据出土老青砖来看,青灰色,长方形,纹饰有菱形纹、线状纹、钱币纹等图案,筑砌方式为榫卯结构……经初步鉴定,应该为东汉至西晋时期墓葬用砖,距今至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
戴鹤说:“从已有的墓砖墙来看,初步推测该墓砖墙为古墓的隍壕(墓地周边护墓壕沟)或墓室的外围结构,其作用是划定墓地界限及保护墓地。究竟下面是单独大型墓室还是汉墓群?有无考古发掘的必要,要等到省里考古发掘专家们来现场勘测后才能知道!”
目前,县文物局已将此情况上报上级文物部门及省考古研究所。
刚刚得见天日的地下青砖墙
青砖上有精美的花纹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