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邵阳“民工市场”略显冷清 务工人员坐路边等雇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民工市场”略显冷清配图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袁光宇 实习生 张佳伟 郭盈)7月12日,距邵阳市区洪水被击溃已有10日之久,位于资江一桥桥下的“民工市场”继续保持相对冷清。12日9时许,仅有几位务工人员坐在路边等待雇主。

一位邓姓民工介绍,这一带原本有七八百位务工人员在路边轮流揽活,但这次洪水后,许多务工人员都回老家参加生产自救去了,所以人员减少较多。

在我市另一处人员比较集中的“民工市场”——西湖路农行营业中心门前,务工人员也明显减少。

“民工市场”的务工人员一般在40至60岁之间,多为邵阳县、新邵县等地的农民。他们白天揽活,晚上住在双清区洛阳洞社区一带的出租房内。一位郑姓民工说,“民工市场”变冷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少民工的租房进了水。来邵务工12年的张云华说,这次洪灾造成他邵阳县老家水稻、房屋被淹,但家中有妻子料理,他便没有赶回家去,而是留在邵阳抢救自己居住多年的出租屋内的家具家电,有时也帮助环卫工人清理一下道路淤泥,便于以后继续在资江一桥下坐地揽活。

“我个人认为,邵阳城区民工减少的最大原因,是今年洪灾中农村的损失比城市大。据媒体报道,这次洪灾农村倒塌房屋5000多间,损坏2万多间,许多民工回农村帮人修房去了。另外,修复道路、水库、堤坝等基础设施,也需要大批劳动力。”建筑维修商朱吉祥说。

据了解,市区民工相对减少后,工价没有起伏。

作者:袁光宇 张佳伟 郭盈编辑:刘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