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秦玲玲)7月17日晚,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绥宁县东山侗族乡东山村桥头团院落内,一间木结构民房突发火灾,上千名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扑救,及时将火扑灭,让这个拥有数十幢连片木房、居住着一千多人的传统院落“逃过一劫”。
“快来帮忙哟!我家起火了啊!”当晚9时50分左右,村民杨晟锦家的木房因电路老化突然起火,他的妻子龙丙莲慌忙向邻居们呼喊求助。邻居们拿的拿桶子,拿的拿水盆,迅速赶来帮忙。村支书杨昌培和其他村干部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杨晟锦家,并给乡长杨国华打去求助电话。
起火地点离乡政府约500多米的距离,杨国华挂了电话后,马上集结乡里的应急分队。短短十余分钟内,由二十多名乡干部组成的应急分队就到达了火灾现场。他们冷静指挥调度,组织村民有序扑火,确保人员安全。随后,周边的牛背岭、横坡、双门、表华等村的村干部也带着消防泵陆续赶来驰援。此时,火光冲天,映红了天空。
东山村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建筑形式以典型的侗族干栏式木楼为主,村落里有大庙2座、祠庵2座、风雨桥2座、寨门5座,还有楼门、萨岁坛(土地屋)、款古场等。火灾发生的桥头团院落大约有70多座密集木房,间距宽的也不过一米多。杨晟锦家的木房位于整个院落的中心位置,火势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在乡、村干部的现场指挥调度下,救火的人们从杂乱无序走向了通力协作。应急队员接起了长长的水带,用消防泵抽来池塘里的水灭火,周边的消防栓也全部利用了起来。身强力壮的男人爬上了屋顶揭瓦,阻断火源。巷子里,人群排成了数百米的长龙,一个接一个地传递着水桶,把远处小溪里的水运到火灾点,又递给屋顶上的人,一桶又一桶地把水浇向大火……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晚上11时,大火终于被扑灭。
7月18日上午,当笔者走进桥头团院落时,只见院落里干净整洁,除了杨晟锦的木房受灾,其余房屋并未因头天晚上的火灾明显受损。村民们围拢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扑火时的惊心动魄。村民杨晟光说:“火灾发生时,我们连想都没想就赶了过来,关键时刻,就是要大家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才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