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展示他获得的“湖南好人 每周一星”奖牌。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陈贻贵)一块幕布、一台电影机和一台发电机,构成了很多人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刘亮是邵阳县谷洲镇一名乡村电影放映员,35年来,他奔走山间10多万公里,为村民免费放映了两万余场电影。
8月16日晚,湖南好人榜2017年第二季度入选名单发布仪式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举行,共有92人(组)身边好人入选“湖南好人榜”,刘亮与其他13个市州的好人代表走过红地毯,在璀璨的灯光下接受观众热烈的掌声和祝贺。“跟这么多人走红毯,还真有点不适应。”载誉归来,刘亮激动万分。
放弃复读选择放电影
刘亮从小对电影有着一种特别的痴迷,只要听说哪个村庄要放电影,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观看。18岁时,他因为高考发挥失常而失败,当父亲要求他复读重考的时候,刘亮听说谷洲镇要招聘专职乡镇电影放映员,他立即前去应聘,并从几十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谷洲镇一名专职乡镇电影放映员。
上世纪80年代,电影是屈指可数的用以打发漫长黑夜的集体娱乐活动。电影《上甘岭》刚在农村放映时,刘亮每晚要奔波几个村,连续5个晚上放映到天亮。看着观众被影片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时,他在心中默默许下承诺:一定要为乡亲们把每一场电影都放好!
谷洲镇地域广,电影放映任务重。刘亮不论远近,风雨无阻放电影,深更半夜回家是常事。2008年初,发生了一场特大冰冻灾害,谷洲镇连续停电近一个月。刘亮带着发电机和放映设备,照样放电影,没有落下一晚。冰天雪地里,村民们守着电影看。刘亮虽然疲惫不堪,但感到很快乐。有一天,刘亮偶然听说,罗声村96岁的段玉老人家住偏远山区,行动不便,已有20年没看电影了,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看一场电影。于是,他冒雪前往段玉家,在老人床前免费放了一场电影,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35年来,刘亮换了6辆自行车和2辆摩托车,行程累计1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多。他从没有怨言,他说:“为乡亲们放电影是我最大的快乐!”
“村民需要我,我就会坚持下去!”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视听设备迅速普及,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电脑、手机等,乡村看电影的人渐渐少了。刘亮的同事们放弃了放映业纷纷转行,原本6个人的放映队,最后只剩下刘亮一人。
当年和刘亮一起放电影的马武健改行经商后,曾多次劝他一起经商,刘亮婉言谢绝。好几个在外做生意的亲戚,几次想让刘亮夫妻过去帮忙,刘亮也不为所动。刘亮另找了一份邮政代办管理员的兼职工作,晚上仍走村串寨放电影。他说,即使现在的收入也不多,依然没想过要放弃。
为了吸引观众,刘亮动了不少脑筋。为兼顾不同层次观众的观影需求,刘亮精选出一大批优秀节目,每晚将警匪片、故事片、功夫片及传统花鼓戏、黄梅戏等搭配放映。“最受大家欢迎的是邵阳话版的花鼓戏《儿大女大》,每次都有人点播。”放电影30多年,刘亮熟知大伙的口味。为更好地配合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刘亮还精心安排一些种植、养殖科教短片。为确保不重复放映影片,刘亮专门为每个村组的电影放映建立了放映档案,近年来,电影放映档案已经写满了好几本。
“我每次到村里放电影,群众都很喜爱我。只要村民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刘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