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力:军营里走出的养殖专家

【时间:2017-10-18 09:01】【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刘剑 庞小青【字体: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刘剑 庞小青)“这些牛全部不用化学饲料喂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皮张细密,营养价值高,是市场上的抢手货。”10月16日,隆回县良泰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阳力自豪地介绍。

养猪创业

阳力1977年9月出生于隆回县荷田乡社江村1组,1997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1999年退伍后,他开过网吧、砖厂、酒店,搞过蔬菜批发。

2007年,阳力无意间从中央电视台看到“国家正大力扶持养殖业,养猪收益好,政府还有补贴”的报道后,便萌发了养猪的念头。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养殖场务工,跟师傅学技术,平时细心观察,不懂就问,终于学到了一套过硬的养猪技术。

2008年2月,阳力投入20多万元,在自留地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猪舍,购来20头“正大”母猪。他修了消毒池、化粪池、蓄水池,在栏内装了冷风机,改善了生猪的防疫条件。他白天喂猪,晚上自学,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猪病防治方法,还找到了母猪产后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了保证猪饲料的供给,阳力每年还种植玉米、红薯、白菜、萝卜、大豆等农作物,自己选配饲料,保证生态纯天然喂养。

最多时,阳力养殖的母猪达到30头,每年可出栏生猪300头。2008年起,阳力又从长沙天心种猪场进了6头种公猪,每年的配种收入达6万元以上。2010年开始,每年政府还给每头母猪补助1万元。

2013年后,阳力保持存栏公猪40头、母猪30头、仔猪600头左右。每年,生猪可出栏1000多头。

养牛立业

早在2009年,阳力打听到畜牧部门进行“牛品改”的消息后,就开始摸索给公牛配种。他对农户坚持牛配种成功后才收费,当年就配种成功900多头。

2011年,阳力的伯父、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欧阳金芳退休。作为已连任七届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的资深专家,老人没有选择安享晚年,决定发挥余热,把生态经济研究的成果奉献给家乡。

阳力和伯父筹资400多万元,租赁本村105亩山林20年,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牛栏、配种场和办公房,购买了切草机、打包机、犁田机、冲洗机等设备,租种数百亩优质牧草。他们还与100多户贫困户签订玉米生产合同,免费提供种子,保底收购。恒江村2组刘光勇患病多年,不能干重体力活。刘光勇租种了5亩,一年可以做两季玉米,今年因为天气原因,亩产不高,但收入也不少。

技术不成熟,阳力就多次到长沙、邵阳学习,还聘请湖南农大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技特派员王水莲,华中农大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杨利国及湖南省畜牧研究所所长张柏忠等繁育专家为专家团队,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阳力专门使用西门塔尔冻精改良品种,还买来80头本地牛,实行杂交,现在母牛达到150头,存栏302头,每年出栏300头左右。他说:“由于做好了预防工作,牛养得膘肥体壮。因为喂的都是草料、玉米粉、萝卜、红薯藤等,牛肉很好吃,很畅销。”

2014年,阳力组合周边40户养牛户成立了“惠农肉牛繁育专业合作社”,一批贫困户也加入了科学养牛的行列。在提供配种服务时,他还不忘向困难群众传授肉牛繁育、养殖知识。如今,已有近百名贫困户基本掌握了肉牛繁育与养殖的基本技能。

通过技术改良后的肉牛品种,六个月活重可达300公斤,按市场价每头牛可增收3000余元。对一些无力购买牛犊的帮扶对象,阳力等人将一定数量的母牛分包给帮扶对象,并提供繁育、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帮扶对象提供劳动力,严格按公司技术要求饲养。牛的新增重量及新生牛犊按照帮扶对象七成、公司三成进行分配。恒江村3组阳龙江于2016年从公司领得2头母牛,均已产牛犊,全年增收近万元。

阳力说:“通过养殖,我总结出,这是一门大学问,必须坚持科学养殖,遵循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相向而行。今后,养猪不再扩大规模,种牛保持300头,每年出栏500头,将牛肉加工,打造成品牌,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走上致富之路。”

相关内容

//这里是相关稿件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茜

猜你喜欢

美图欣赏

更多>>

热点新闻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

活动荟萃

更多>>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