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朱勇)今年以来,新邵县雀塘镇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大力实施“四个一”措施,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作用,不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打造一批战斗堡垒夯基础。在村(社区)“两委”换届中,严格执行“十种人”不提名和60周岁年龄限制规定,破解了年龄老化问题,选出了能打硬仗的村班子。全镇新一届村(社区)书记平均年龄47岁,比换届前降低1.5岁,致富带头人占63%。村(社区)“两委”平均年龄42岁,比换届前降低2岁,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换届前增加7.5%。镇党委先后组织村(社区)书记和村(社区)“两委”干部召开培训会,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增强治穷带富能力。从上级机关精准选派8名“第一书记”。镇党委将党政班子成员安排到村(社区)支部,对口指导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远程教育等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提出深化意见。使村党支部更加发挥好基层组织脱贫攻坚战斗的堡垒作用,更加服务好村民,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更有力的组织保障,带领村民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选准一条帮扶措施助脱贫。对我镇1348户、5235人贫困人口实行结对帮扶全覆盖,80余名镇干部、146名村干部、村党员、村致富带头人、168名省、市、县驻村帮扶单位干部全面帮扶。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有相应的、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雀塘镇物流园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位于雀塘镇军田村,紧靠L2连接线。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较好。该安置点计划完成住房工程及附属设施10550平方米,安置大石村、草塘村、枫树村等15个村8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58人。目前集中安置点的主体建设已全面完成、内外墙粉刷也已完成,10底将完成所有户分房,切实助力贫困人口的住房条件改善。全镇产业扶贫采取产业直接帮扶+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帮扶+重点产业帮扶(心连心冷链物流)的模式对全镇1348户、5235名贫困人口进行产业帮扶全覆盖,确保每一名贫困户都有产业帮扶措施,做到因户施策。
培育一种向上风气聚合力。坚持扶贫与政风建设、与扶志相结合,制定出台《雀塘镇干部管理制度》、《雀塘镇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雀塘镇村班子及村干部考核暂行办法》,明确了镇、村干部的岗位职责,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对全镇干部提出了六点具体要求: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二是严格遵守上下班、值班制度;三是坚持上班时间在岗履职、遵守纪律,并维护好个人形象;四是严禁在上班时间利用电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例如上网、玩游戏、炒股等;五是干部下村时务必要维护好人民公仆的形象,要主动服务群众;六是严格会风会纪,严禁出现讲小话、打电话、随意走动等现象。指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和农村党员干部“十不准”,不断以良好政风、党风带民风。利用远教固定播放站点,组织脱贫典型人物、实用技术、文明礼仪等学习,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民风村风,提振了全镇决胜脱贫攻坚的精气神。
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强保障。进一步完善《抓党建促脱贫实施意见》、《扶贫工作考核方案》、《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健全抓党建促脱贫长效机制,在脱贫攻坚中用好考核“指挥棒”。一是注重考核评价。把脱贫攻坚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全面考核成效。二是用好考核结果。对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的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年底优先考虑评先评优,重点推荐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树立脱贫一线用干部的风向标。三是加大督查力度,成立督察组,定期不定期对30个村(社区)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巡回督导检查和“回头看”。对工作推进不力和弄虚作假等行为严肃处理,确保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