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黄又生 肖定群)“25元钱一斤(市斤),那你一年不是要赚几十万?”“没那么多,纯收入也就十多万吧。”11月13日上午,在邵阳县黄亭市镇重阳村杨小毛养殖场,慕名前来买鸡的群众跟他聊天。右腿残疾的杨小毛说,他以前家贫如洗,自从参加县残联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后才慢慢富起来,还带动了其他5名残疾人一同致富。
该县有办证残疾人32546名,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家庭贫困。为帮助有脱贫致富愿望、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依靠科技脱贫,近年来,该县残联致力帮残疾人“甩掉拐杖走路”:认真梳理办证残疾人资料,按残疾部位、等级等分类理出贫困户、低保户;借扶贫走访、“三联二访一帮”、油茶、烤烟、水稻联点契机,上门入户听民声,精准掌握他们的需求、愿望,建立台账;用活残疾人培训政策,按需上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有重点地集中培训致富带头人。此举被残疾人称之为“拐杖工程”。
据统计,邵阳县残联近年每年独自办培训班每月不少于一期。仅今年前10个月就办班11期,培训351人。今年45岁杨小毛因患小儿麻痹症致残,一家老小日子过得艰难。2013年,他承包400余亩荒山养鸡5000只。因没技术,鸡死了2000余只。当年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走进镇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养鸡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致富后,他主动为村里5名残疾人提供种鸡,无偿提供技术支持,使他们都走上脱贫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