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何伦)新宁县安山乡以党建引领、为民导向、动态管理“三步走”,推动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完善村级治理体系,激活了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聚焦党建引领,选优配强村民代表。安山乡突出政治标准,锻造基层治理“主心骨”。一是健全组织体系。着力夯实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民代表—村民”基层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村工作职责,为村级治理体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强化代表作用。以村民代表推选单元为基础,全面开展村民代表联户活动,村民代表一般就近就便联系5—15户,建立村“两委”成员分片联系若干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联系若干村民代表,村民代表重点联系村民的三级联动机制,做到“家家连代表、户户见代表”。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发挥村民代表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作用,形成责任清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为民导向,探索村民自治格局。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从“站着看”到“跟着干”的转变,激活村治理有效“神经末梢”。一是发挥自治效能。依托村民代表“人头熟、关系近、情况清”的优势,积极探索依法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打造“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自治格局。二是坚持关口前移。结合自然灾害隐患治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宣传政策法规、摸排苗头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将工作成果巩固到位,真正实现矛盾纠纷处置端口前移。三是畅通反馈渠道。采取“线上+线下”“固定接待+日常走访”双线并进的方式畅通“信息路”,拓宽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推动服务常态化。
强化动态管理,激发为民服务热情。积极探索创新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村民代表履职能力。一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组织村民代表与各村签订双向承诺书,明确村民代表的义务和权利。对不胜任不称职或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等难以正常履职的村民代表,以考核问效的方式进行动态调换。二是强化日常培训。将村民代表培训纳入基层干部培训总体规划,结合党员冬春训,重点围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农业实用技术等内容开展村民代表经常性学习培训,切实提升代表综合素质。三是强化激励引导。对履职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村民代表,在各类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并进行宣传报道、总结经验做法,真正激发村民代表服务群众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