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唐家坊镇:文明实践助推移风易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李林

近日,“扭秧歌”、广场舞作为城市里中老年群体热衷的晚间娱乐活动在唐家坊镇这个小乡镇内成功走俏。该镇唐家坊村、湖塘村、宝善村、罗连村等多村甚至组建起固定的民间舞蹈团队,妇女们在晚饭后相约村部活动广场,跟着音乐节拍舞动,充分彰显了农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是该镇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取得的实绩之一,自今年以来,该镇充分运用13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资源,指导各村每月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五类活动,以文明实践推动移风易俗,在潜移默化中让文明在乡村蔚然成风。

农村文化生活更丰富

罗连村在全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中走在前列,该村不仅在“志愿湖南”平台注册了村志愿服务团队,组建了村志愿者队伍,还建立了村文明实践专用微信群,定期在群里更新村里的活动动态,引起在村在外村民们的广泛关注。

今年8月,从镇政府领取了县里配置给各村的音响音箱、锣鼓、唢呐、葫芦丝、腰鼓、二胡、吉他等设备后,罗连村实践站负责人立即着手使用,让该村成为了唐家坊镇最早兴起晚间广场舞的村。

“以前我们吃完晚饭,要么聚在一起聊天,要么几个几个打牌,现在村部有音响,有灯光,我们都去村部广场跳舞,平时就有6个人,遇到放长假了,一起跳舞的有10多个呢。”罗连村广场舞领队伍灵香说。

除了跳广场舞外,该镇各村还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了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歌舞迎国庆、重阳敬老服务等文化活动,促进邻里和谐,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更美丽

“美丽院落建设是我们村近两年的工作重点,我们不仅硬化了道路、添置了垃圾桶,还修建了文化墙、文艺舞台……不过院落规划好了、美化完了,如何维护保持成为一个问题。”唐家坊村支部书记袁仕童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唐家坊村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湘妹子能量家园”积分超市相结合,以参加志愿活动获得积分换取超市货品的激励方式,鼓励发动妇女同胞参与院落清扫志愿服务活动,从各扫自家“门前雪”到也管他人“瓦上霜”,以妇女半边天引领满村志愿红,让文明成为新风尚。

而在唐家坊村外,周一或周五大扫除也是各村的常态化志愿服务内容之一,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河道清理、垃圾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超过2000人次,成为助力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力量。

农村婚丧嫁娶更文明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高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变得常见,不过在我们镇,经过齐心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努力,这些现象有很大改观。”唐家坊镇民政主管袁波介绍。

据了解,该镇注重多部门联合,一方面要求各村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的管理制度、章程,将抑制天价彩礼、婚丧事简办等纳入村规民约,作为村民大会议事内容,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交通管理站等作用,组织人员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并对全镇婚丧事实行事前报备和台账管理。

“我们在村民办婚喜事前会上户了解情况,对户主进行沟通引导,同时还以村里的名义要求司仪当众宣读移风易俗倡议书。”曾家湾村村支部书记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曾华彪说。

今年以来,该镇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交通劝导员利用赶集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10余场,并对80余起婚丧事做到宣传引导,有效避免了因操办婚丧事产生的矛盾纠纷和交通安全问题。

编辑:李洪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