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走出思政特色之路 培育时代技能英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省汽车技师学院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始终将思政工作视为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关键环节,致力于探索符合学校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

深刻把握核心要义,筑牢思政工作之“魂”

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政工作,需要深刻理解教育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于省汽车技师学院而言,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该校要将教育的根本任务 —— 立德树人,融入到学院发展的每一处细节,确保培养出的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教育教学各环节,要注重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通过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确保学校思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行。

紧密贴合学校实际,彰显思政工作之“特”

省汽车技师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先进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技能人才为特色的院校,思政工作必须紧密结合技工教育类型特点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注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一方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挖掘各行各业,特别是装备制造领域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将其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成才观,立志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另一方面,紧密结合邵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趋势,在实践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彰显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

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思政工作之“效”

新时代背景下,思政工作面临新挑战,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守正”,即坚守思政工作的本质,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创新”,则是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技术变革,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载体等方面不断探索。

在课程改革上,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创新。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深化 “课程思政” 建设,让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相互渗透,如在汽车维修课程中融入质量意识、安全责任等思政元素,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在新媒体运用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政工作新阵地。通过制作思政短视频、开设网络思政课程、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思政话题讨论等,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同时,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技能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举办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构建全方位育人的 “三全育人” 工作格局。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思政工作之“基”

做好思政工作,关键在队伍。省汽车技师学院将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工作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等骨干力量的培养培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增强思政工作队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投身育人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广大教师争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省汽车技师学院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不断开创学校思政工作新局面,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职教力量!

作者: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院长 肖晨晖

编辑:封龙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