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崀山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金字招牌”,新宁县始终将“文旅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新宁不满足于“靠崀山收门票”的单一模式,而是以“品牌深耕”为核心,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崀山从“单一景区”变成“全域发展的引擎”,为邵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
在品牌保护与提升上,新宁始终秉持 “精益求精” 的态度。为守护崀山的生态与景观价值,新宁县建立 “崀山保护长效机制”:划定核心保护区,严禁违规开发;组建专业巡护队伍,及时清理景区垃圾、维护生态环境;投入资金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升级游客服务中心、修建生态步道,提升游客体验。同时,新宁持续打响崀山品牌 —— 举办 “崀山国际山地越野赛”“崀山红叶节” 等节庆活动,邀请网红、文旅博主打卡宣传,让崀山的知名度从国内走向国际。2024 年,崀山景区接待游客超 300 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 2 亿元,较 5 年前增长 60%,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产业链延伸上,新宁围绕崀山品牌,打造 “文旅 + 多业态” 融合模式。在 “文旅 + 文创” 方面,开发崀山风光书签、丹霞地貌模型等文创产品,让游客 “把崀山带回家”;在 “文旅 + 民宿” 方面,在崀山周边村落打造 “丹霞民宿集群”,推出 “民宿 + 农事体验”“民宿 + 徒步探险” 等特色产品,让游客从 “一日游” 变成 “多日住”,目前全县民宿数量达 200 余家,年营业额超 1.5 亿元;在 “文旅 + 农业” 方面,引导周边农户种植脐橙、百香果等特色水果,推出 “果园采摘 + 崀山观光” 的亲子线路,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农耕乐趣,带动农户增收。
更重要的是,新宁将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推动 “景区红利” 辐射全域。崀山周边的石田村、窑市村等村落,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土特产销售,村民人均年收入较 10 年前增长 3 倍;新宁还开展 “文旅人才培训”,为村民提供民宿管理、导游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 1000 余名村民实现 “家门口就业”;同时,推进 “旅游公路” 建设,将崀山与周边村落串联起来,形成 “全域旅游环线”,让乡村成为 “文旅产业链” 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宁的实践充分证明,对于拥有核心文旅资源的县域,“文旅 + 品牌” 的持续深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当品牌保护为文旅发展 “守好根基”,当产业链延伸为文旅发展 “打开空间”,当全域融合为乡村振兴 “注入动力”,文旅产业便不再是 “单点发力”,而是 “全域赋能”,这也为邵阳乃至全省拥有核心文旅资源的区县,提供了 “以点带面、全域发展” 的宝贵经验。
作者: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