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处理中心单程小件机自动分拨作业现场。
邮件处理中心单程小件机自动分拨作业现场。
▶中国邮政新宁县清江桥邮政支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将收寄的脐橙装车。
▲中国邮政洞口县高沙邮政支局投递员在果园帮果农采摘黄桃并打包装箱,收寄运往全国各地。
▼邮政快递为崀山脐橙提供便捷、高效的寄递服务。 申兴刚 摄
10月10日16时许,邵阳市邮件处理中心内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分拣设备高速运转,包裹如流水般有序传送,工作人员正紧张而熟练地进行快递扫码、装车、发运。小件自动分拣机一线工人刘豪旺自豪地说:“现在每台机子每小时可以自动分拣1200件快递呢!”该中心网路运营中心副经理李鹰算了一笔账:目前邵阳市邮件处理中心每天进出口25万余件快递,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
“十四五”期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邵阳市分公司(以下简称邵阳邮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战略部署和省分公司工作安排,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邮政力量”。同时,邵阳邮政以“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为路径,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在服务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的壮阔征程中,以实干实绩展现了新担当新作为,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邵邮答卷”。
筑牢根基,
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稳固基石
服务乡村振兴,网络是根基,渠道是血脉。“十四五”期间,邵阳邮政将普服网点“达标提质”与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打通城乡经济循环的“任督二脉”,为各类服务下乡进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服提质,筑牢“最后一公里”的民生底线。普遍服务是邮政的“根”和“魂”。邵阳邮政扎实开展普服网点“达标提质”专项整治,5年来维修改造网点47个,统一局所形象,更换邮箱邮筒。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乡镇普服覆盖率、建制村通邮率、周五班投递达标率均达到100%,营业时长达标率、四项业务开办率、党报党刊当日见报率均达100%。
物流织网,激活“双向循环”的毛细血管。如果说普服是底线,那么高效的三级物流体系则是激活乡村活力的引擎。截至2025年8月,邵阳邮政已建成县级处理中心8个,乡镇、村级站点3817个,实现了“一村一点”全覆盖。这些站点全面叠加“易邮自提”系统,成为集邮件收投、便民服务、商品代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邵阳邮政与申通等多家社会快递公司签订协议,邮快合作建制村覆盖率达95%,让村民享受到与城市同等便捷的快递服务,累计完成快递进村业务量400余万件,让“工业品下乡”更顺畅、“农产品进城”更便捷。“邵阳邮政在我们村设置了一个快递站点,以帮助村里外销脐橙。村民给外地的亲朋好友寄脐橙,又便宜又快,远在广州市都能隔日到达了。”新宁县黄龙镇三星村的村干部陈孝然感慨道。
科技赋能,打造“数字乡村”的邮政样板。邵阳邮政紧跟数字化浪潮,持续优化“数智化平台”和“湘邮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互通模式,搭建了丰富的消费场景,线上搞活动维客吸客,线下抓建设便民惠民。截至目前,已注册“湘邮惠”平台客户34.5万户,入驻商户1938家,构建了一个连接城乡的本地化数字生态圈。这些多功能数智化商户,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和电商服务,更成为邮政了解农村市场、精准服务农户的“神经末梢”。
精准滴灌,赋能产业振兴的多元生态
有了坚实的网络基础,邵阳邮政将服务重心从“通不通”转向“优不优”,聚焦邵阳本地特色产业,通过金融活水、寄递支撑、渠道拓展和文化赋能,构建了服务产业振兴的多元生态。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乡村产业、润泽农户。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更是产业振兴的关键支撑。邵阳邮政深耕农村市场,创新推广“融资E”贷款产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便捷的信贷支持,累计投放贷款1.37亿元。在保险领域,长期期交、中邮系列惠农保险等指标多次排名全省第一,其中“惠农简易险”等产品,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的风险保障,有效防止了因病因灾返贫。“近3年来,我们还与市人社局、市妇联、市总工会一同开展了‘湘融湘爱·春运邮情’活动,为办理过我市邮政业务的返乡人员补贴车票。参与车票补贴1.17万人,补贴金额达到116.45万元。”邵阳邮政金融业务部经理唐铁英说。
寄递引领,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快速路”。邵阳邮政将寄递业务作为服务产业振兴的“排头兵”。一方面,依托“极速鲜”商城打造邵阳专区,成功引进崀山脐橙、武冈铜鹅、隆回金银花等“一县一品”特色农产品,通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合作社深度合作,提供从销售、包装到运输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累计完成农产品寄递收入5165万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同城项目和退换货市场,与拼多多社区团购达成合作,完成收入1000余万元。开发的“省市一体”运贸项目,也为宝东农牧等本地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物流服务,完成收入800余万元,实现了工业品与农产品物流的“双向奔赴”。
渠道突破,构建城乡双向消费新格局。渠道平台业务是连接供需的“彩虹桥”。邵阳邮政不断丰富区域代理产品线,成功引入蒙牛、百事可乐、农夫山泉等一线品牌,累计实现批销额8476万元,让农村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优质商品。其中,“蒙牛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销售额2302.58万元,并成功协同销售邮品、农产品,拓展有效商户1227家,形成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良性循环。同时,积极探索“平台+基地+社区站点+同城配送”的营销路径,推广新型社区团购,建设社会化团点1200个,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社区餐桌”的直连,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文化赋能,擦亮邵阳特色产业名片。邮务业务在服务地方文化产业上独具优势。邵阳邮政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了《邵阳非遗》文化册,实现了“集邮+非遗”的创新融合,创收15万元。同时,通过连续举办线上集邮品鉴会、开展系列主题靶向微营销,累计创收超千万元。此外,邵阳邮政积极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如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明信片、“一乡一片”等项目,完成旅游文创收入253.7万元。“2025年,我们响应武冈市政府‘古城夜市’号召,建立了武冈主题邮局,开发地方定制型武冈风光系列邮资明信片。此外,还参与了绥宁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四八’姑娘节活动,制作《多彩寨市》个性化邮票摆件1000册,为地方文旅活动增添了邮政名片色彩。”邵阳邮政邮政业务部经理杨林介绍道。
协同增效,
凝聚邮政服务振兴的磅礴合力
服务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邵阳邮政坚持内外协同、多措并举,通过党建引领、人文关怀和绿色创新,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建引领,铸牢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邵阳邮政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组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派驻驻村干部100人次,投入帮扶资金140万元,直接参与和助力地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邵阳邮政城步地区扶贫负责人李小波说:“从2023年至今,每年我们都帮白毛坪镇袁家山村村集体经济增收4.5万余元。”
以人为本,激发干事创业的“心”与“力”。邵阳邮政通过“校招+社招”双管齐下,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全面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通过深入开展“比学赶超”劳动竞赛,营造了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同时,大力推进“职工小家”建设,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关怀慰问,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有情怀、有能力的邮政铁军。
绿色创新,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时”与“势”。邵阳邮政大力推进“绿色邮政”建设,全面达成“9218”工程目标。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循环快递箱,回收复用瓦楞纸箱,更新新能源车辆比例达100%,市邮件处理中心因此荣获“全国绿色快递示范站点”称号。这一系列举措,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更在广袤的农村地区传播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十四五”征程即将圆满收官,但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邵阳邮政将继续秉持初心、勇担使命,以更加完善的网络、更加丰富的业态、更加优质的服务,全面深度融入邵阳经济社会发展,在助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丽画卷中,继续挥洒浓墨重彩的邮政笔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邵阳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