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付昊天)秋意渐浓,洞口县黄桥镇三角村的富硒蜜柚产业园已褪去青涩,满树金黄的柚子缀满枝头,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清甜的果香弥漫在郝水河畔的山坡间,一场丰收的盛宴即将拉开帷幕。目前,基地蜜柚已进入成熟倒计时,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0多万斤,沉甸甸的果实正等待着被采摘、运往市场,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这份丰收的期待,源于黄桥镇对乡村振兴的精准实践。近年来,该镇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契机,有效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职能,通过精准施策、量体裁衣、靶向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党建促引领,探索发展“新路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导是关键。针对部分村存在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经验不足问题,黄桥镇党委每月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调研内容,班子成员联系到村,逐村分析研究。对示范村、扶持村、薄弱村分类指导、靶向施策。压实村党组织书记责任,将发展村集体经济成效作为年度基层党建、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集体经济发展不掉队。
盘活闲置资产,释放振兴“新活力”。黄桥镇以农村集体“三资”清查为契机,系统梳理集体资产资源禀赋,在闲置资产、资源的盘活开发上做文章,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提升。排上村将闲置的房产设施改造后承包租赁给业主经营,村集体收取相应的租金。坚持一村一品要求,积极发展三角村红心柚产业基地、车轮村黄桃葛根套种基地、石狮村乌梅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进一步落实联农带农机制,带动群众增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
文旅融合赋能,培育增收“新引擎”。依托袁也烈将军故居,集中力量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了故居红色文化广场,初步形成了集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五位一体”的红色美丽村庄。同时重点开发乡村休闲游、红色经典游、采摘体验游等文旅融合方式,结合千亩油菜示范片,发掘黄桥镇本土特色和优势,创新经营方式,激发群众探究红色历史内在动力的同时,有效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打造出一张“将军故里,英雄之乡,大美黄桥”的闪亮名片。
从郝水河畔柚园的金黄硕果,到红色广场的厚重底蕴,黄桥镇正以党建为笔、产业为墨、文旅为彩,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不断书写新篇。眼下,三角村富硒蜜柚的清甜即将飘向千家万户,而全镇特色产业的蓬勃、红色文旅的火热,更让“强村富民”的愿景照进现实。未来,这片土地将继续以多元发展激活乡村潜力,让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让村民的日子像枝头的蜜柚一样,越发甜蜜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