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词作家李远良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家乡邵阳的歌词,如《家在邵阳》《根在邵阳》《奔跑吧邵阳》,还有为邵阳旅发大会创作的《浪漫崀山行》《福地武冈》《醉美城步》等。这些歌曲从不同角度宣传邵阳文旅资源、唱出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积极助力邵阳打造文明城市形象,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和市民的点赞。
近日,“湘超”火爆出圈,李远良和罗怪才为邵阳足球创作的歌曲《宝古佬》在“湘超”邵阳主场唱响。此歌激情昂扬,引人瞩目,好评如潮。
法国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丹纳认为,民族精神与其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密切关联。《宝古佬》的歌词简短明了,朗朗上口。开篇便以全景俯瞰的视角介绍邵阳的地理环境:“滔滔资江,我一腔热血在燃烧;巍巍雪峰,万丈豪情冲云霄;千年城墙,坚不可摧的依靠。”邵阳北倚雪峰之险,南接五岭之秀,资水与邵水在此交汇。邵阳,汉称昭陵,唐称邵州,至宋理宗即位,改称宝庆,取“物华天宝,积善余庆”之意。今邵阳市资江畔仍保留一段古城墙,城墙下伫立有邵阳历代先贤铜像。在资江、雪峰山、古城墙等地标性意象的统摄下,“我”的热血、豪情有了依靠。“我吃苦耐劳,我不屈不挠”,则是向世人宣示宝古佬“呷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品质。
“我骄傲,我是顶天立地的宝古佬”,直接唱出宝古佬的骄傲和自豪。这份骄傲和自豪并非妄自尊大,而是因为邵阳有石达开围攻三月、无功而返的故事;也有邵商在武汉脚踩烧红的铁鞋,赢得宝庆码头的传奇;更是涌现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讨袁护国的蔡锷、火烧赵家楼的匡互生、谱写《游击队歌》的贺绿汀等一大批历史名人……“铁打的宝庆”和“宝古佬”的名声响彻寰宇,是“我”骄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迎风奔跑,我耳边的风在呼啸;绿茵争霸,吹响必胜的号角”,则是对“湘超”邵阳足球的特写:绿茵场上,球员们抱着必胜的信念迎风奔跑。作者认为,球场上的奔跑应如邵商“商海弄潮,闪耀全球行大道”一样,要“敢闯敢干”,要“创新创造”。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后,邵阳成为湖南外出务工经商人口流出大市,百万邵商遍天下;邵东打火机、假发、红包、箱包等产业异军突起,产品畅销全球;“邵阳红”农产品公共品牌入选全国百强……所有这些都是宝古佬“敢为人先”精神的生动注脚。
作为足球运动的主题歌曲,《宝古佬》不同于《生命之杯》和《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原因是前者注重表现宝古佬精神,而非仅仅表现足球运动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宝古佬精神也包含了足球运动顽强拼搏、敢闯敢干的精神!这也是作者想借“湘超”主题歌曲宣传邵阳,助力文旅赛事的初衷!
(袁龙,邵阳学院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