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邵阳
四季花争艳 满城绿意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公园工人对遮挡电线的树枝进行修剪。

        园林工人正在栽种花卉。  申兴刚  摄

        西湖南路旁道路花箱里的矮牵牛竞相绽放。

        申兴刚  摄 

        双拥路—敏州路交通岛栽种的花卉错落有致,争奇斗艳。            申兴刚  摄

        ▶园林工人在市体育中心旁进行高空作业,修剪树枝。

        ▶城南公园广场,工人给栽种后的花卉浇水。

        申兴刚  摄

        金秋时节,邵阳处处风景如画。道路两旁的花箱与交通岛花坛中,繁花似锦、次第绽放;广场上绿树掩映、翠意葱茏;公园里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这一幅幅动人景象,是我市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五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建设“鲜花之城、文化之城、山水之城”目标,协同推进“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创建,持续开展城市绿化美化行动,强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着力构建集“城市绿化、文化景观”于一体的精品城市风貌。邵阳城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品位持续提升。如今,随处可见的盎然绿意,让这座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绿色福利”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10月16日清晨,步入邵水西路东湖雅韵段的口袋公园,绿植错落有致,空气清新宜人,不少市民在此散步、健身、休闲。该公园位于邵水西路沿河与铁路桥交汇处,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改造前,这里多为荒地,唯有一株古樟树屹立。今年,市园林绿化中心在改造中特意保留古樟树及其投影区土方,将其打造为文化墙式挡土墙,并铺设防滑地面,增设健身器材、条石坐凳与弧形廊架,栽植玉兰、垂丝海棠、红枫等植物。经过精心改造,昔日的荒芜之地,蜕变为一座四季常绿的城市“绿洲”。

        这座口袋公园的建成,不仅拓展了城市绿地空间,提升了城市形象,更显著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成为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微幸福”。“以前这里杂草丛生、地面坑洼,现在变成了漂亮的公园,方便大家休闲健身,真是太幸福了。”附近居民张林欣喜地说道。

        在城市绿化中,既有大格局的规划,也有小空间的精致。面对城区绿地有限的现实,建设口袋公园成为提高绿化覆盖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见缝插绿”力度,充分利用道路后排绿地、零星地块、闲置边角地等,因地制宜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不断增添城市绿意。2022年,市园林绿化中心启动爱莲池路街旁绿地工程,新增绿地9000平方米;2024年,对邵水东路铁路桥下口袋公园实施绿化提质,在1600平方米区域播撒野花种子,为市民打造更美观、舒适的休闲空间。城市微空间持续美化,“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遇美”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这些散布城区的“绿色细胞”,不仅体现了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温度,也是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公园城市”建设、打造民生“幸福圈”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中心还计划在北塔路、雪峰桥匝道等地点新建口袋公园,进一步织密城市绿色网络。

        除口袋公园外,市园林绿化中心还持续完善公园基础设施。针对现有公园在布局与功能上的不足,启动了爱莲池公园、湖口井公园、西苑公园、城南公园、双清公园、东塔公园等公园的改造提升工程,同步实施局部修缮与绿化升级。五年来,市园林绿化中心累计新增公园喷灌设施300个、噪音检测仪23套、健身器材148套,更换便民照明灯450盏、座椅120张。通过增设健身器材与护栏、开展草花播种与苗木栽植等举措,推动公园整体提质,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

        一座座精心布局的公园,筑起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路在林中、林在城中,出门入园、推窗见绿——这份真实可感、触手可及的“绿色福利”,正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漫步在邵阳城区的公园绿地,市民在家门口便能拥抱自然、邂逅美好。

        增花添绿,城市“绿肺”景色宜人

        让绿色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绿色。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区园林绿化提质增效,以“一城四园八路”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城区绿化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市园林绿化中心通过打造绿色体育新城、四个“市民满意公园”和八条“最美绿景街道”,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

        五年来,该中心先后对西湖南路、湖口井路、世纪大道、桃花路、龙须塘路等道路实施绿化提质改造,增强道路绿化层次,丰富景观色彩,使每条道路都成为展示城市美好形象的风景线。

        为拓展城市立体绿化空间,改善生态景观,我市在佘湖桥护壁、邵阳大道及宝庆路近20个公交站台、2组人行地下通道入口新增立体绿化。目前,城区立体绿化面积已达7400平方米。形态各异的“绿墙”“花墙”与“花带”,让市民推窗见繁花、出门即遇绿意。

        全面改造绿化设施,助力城市颜值提升。五年来,市园林绿化中心共维修破损路侧石、花坛8000处,面积约7000平方米,更换维修绿化带护栏3万米,安装行道树树篦子2万个,翻新邵水东路西路两岸凉亭11座、雕塑1座。大力推进城区彩化美化,着力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园林景观。在邵阳大道、西湖南路、双拥路、大祥立交桥、西湖桥、魏源广场等14个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草花栽植与维护,注重花卉品种更新与图案设计,持续为城市增彩添色。

        此外,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日,于城南公园、西苑公园、沪昆高速邵阳南互通、魏源广场等节点布置花卉造型,不断丰富绿化层次与色彩,营造浓郁节日氛围,为市民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

        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丰富市民游园体验。2023年,市园林绿化中心以建设美丽邵阳为目标,持续推进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全面梳理公园内的空闲地、草坪区和林下空间,陆续开放西苑公园月亮湖和银杏林、湖口井公园与爱莲池公园管理用房前草坪、时代公园樱花林、邵水东路南段沿江风光带林下草坪等6处共享点位,总面积达18600平方米,实现应开尽开,最大限度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乐享绿色的需求。

        精细化管理,助力城市“向美而行”

        夜幕降临,邵水西路风光带体育新城段灯火通明,前来健身、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风光带新增了座椅和路灯,走累了随时可以休息。邵阳环境越来越美,老百姓幸福感也越来越强。”正在散步的市民何翠华对这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为营造优美整洁的赛事环境,展现我市良好城市形象,今年8月起,市园林绿化中心针对“湘超”邵阳赛区周边超过4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绿化管护提质行动。通过精准施策与精细作业,实施苗木修剪、枯枝清理、蚊虫防治、苗木补植等精细化养护。同时,针对邵水西路沿线公共服务设施老化问题,更换临河护栏816.7米,新增庭院灯276盏、高杆灯11座、单臂路灯4座,以及休闲坐凳120张、分类垃圾箱100余个。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绿化之功,重在养护。近年来,市园林绿化中心严格落实精细化日常养护制度,以绣花功夫做好公园、广场、街道绿地的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用心守护每一片绿色,营造绿意盎然、景观宜人的休闲空间。同时,根据季节变化与植物生长规律,科学调整养护措施,确保城区绿化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为突出“一街一景”的绿化特色,该中心对宝庆中路、红旗路、魏源路、西湖路、双拥路等路段的行道树、灌木和绿化带进行精细修剪,打造精品街道绿化带。对城区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实行“一树一策”保护措施,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体检”,实施数字化定位与动态管理。

        提质增效塑造精品,用心雕琢城市每个角落。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标准,该中心全力推进城区园林绿化提质增效,坚持养护与管理并重,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提升行动,该中心打造了“绿色体育新城”“市民满意公园”“最美绿景街道”等一批精品绿化项目,成为城市一张张靓丽名片。

        城市绿化事关生态环境改善与人居品质提升。下一步,市园林绿化中心将继续坚持精细雕琢、长效治理、全面提升,创新园林管养方式,下足“绣花”功夫提升绿化品质,逐“绿”前行、向“美”而生,让宜居城市的绿色底色更加动人,持续绘就绿美邵阳的崭新画卷。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园林绿化中心提供)

作者:陈贻贵 林秀琴 李文婷编辑:苏梓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