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邵县第八中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而坚定的身影。她步履匆匆,往返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她语速不快,却总能点燃学生眼中的求知之光。她就是语文教师彭艳芳。
初到新邵八中,彭艳芳接手班级里几名“特殊”的学生给了她深刻的印象。“成绩靠后,纪律松散,眼神里带着点自暴自弃。”彭艳芳回忆道。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这是彭艳芳最朴素的工作方法论。她逐个找学生谈心,办公室、走廊、操场都成了她的“谈心角”。她摒弃简单的说教,耐心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困惑与挣扎,寻找问题的根源。课间十分钟,她总是伏案疾书,仔细翻阅这几个孩子的作业本,从字里行间诊断“病源”,为他们量身拟订提升的“药方”。下班后的时间,她常常留下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一对一”辅导,对症下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彭艳芳的坚持与付出没有白费,这些孩子逐渐找回了学习的信心和乐趣,成绩稳步提升。最令人欣喜的是,其中一名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从入学时的65分飞跃至119分。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需科学的方法。从教伊始,彭艳芳就深知此理。
她的课堂,从不沉闷。彭艳芳精心设计开放性习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她大胆创新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尤其是语文活动课,被她打造得精彩纷呈。她甘当“总导演”,将舞台彻底交给学生,从主题策划、内容准备到现场主持、活动总结,全部由学生主导完成。学生们在辩论赛、读书会、戏剧表演等活动中,不仅显著提升了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核心素养,更锻炼了组织协调、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等综合能力。
辛勤的汗水,终将浇灌出丰硕的果实。近年来,彭艳芳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教师”“书香教师”“优秀指导老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更令人瞩目的是其扎实的业务能力在各级竞赛中屡获佳绩:连续两年她在邵阳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业务能力竞赛中斩获“个人优胜奖”;撰写的教学论文《刍议高中语文教学策略之我见》荣获省级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学精品课程大型研讨会上,她执教的课例荣获优质课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