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邵阳
一片丹心育桃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0月14日7时10分,邵阳市第四中学数学教师张丽豪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两个热乎乎的包子和一张折好的数学公式卡,包子是给留守学生小雅(化名)的,公式卡则写着“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步骤”,是小雅昨天说没记牢的知识点。晨光里,她的帆布包格外显眼:除了记满学生情况的记事本、创可贴和退烧药,还多了个磨旧的几何作图工具包,里面的圆规、量角器,是她带了15年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的“老伙计”。

        2010年,刚当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时,张丽豪接手的302班有个“刺头”男生小伟。开学第一周,小伟就因和同学打架被通知家长,家长来后甩下一句“老师您随便管”就走了。张丽豪没批评他,反而注意到小伟打篮球时总爱算比分——“这场我们领先8分,再进3个2分球就能赢”。她抓住这个契机,让小伟当班级“体育委员”,负责记录运动会项目的成绩。3个月后,小伟不仅作业里的计算题很少出错,月考数学成绩还前进了20名,更在运动会上帮班级拿了冠军。如今,小伟成了社区民警,每次回学校都笑称:“现在算辖区人口、统计案件,都是您当年教我的数学思维。”

        在张丽豪的教学生涯里,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去年,她患颈椎病和咽喉炎,医生反复叮嘱少低头看书或批改作业,少用嗓子。可当时她正任教初三毕业班,又是班主任,她每天坚持不停地给学生改家庭作业、课堂作业。她的脖子几乎到了一动就痛的地步,嗓子也沙哑到不能大声讲话。今年的学生中考,班级数学平均分名列前茅,有三个学生上了一二中择优线,张丽豪也获得2025年初中学考“教学质量奖”。

作者:邵阳日报记者 伍洁编辑:苏梓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