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记者 谭宇 通讯员 阳望春 吕伟铭)10月28日,在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隘上村的城步红薯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人们将一筐筐削皮洗净的红薯倒入机器里。不久,经过切片、烘烤、调味,它们就变成了金黄的红薯干。“90后”创业带头人刘星成立的这家公司,是汀坪乡多元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城步红薯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北方引进了红薯新品种、种植方式和加工技术,红薯产量从1000公斤每亩提升到2000多公斤每亩。同时,公司注重产品工艺创新,在以往红薯干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红薯叶饼干、红薯叶脆片、红薯叶饺子、花生酥等新品。如今,该公司带动了3000多名村民通过红薯种植与加工生产等就业增收。
“以前红薯卖不上价。现在跟着刘星干,种红薯、进车间务工,一年能挣4万多!”隘上村一彭姓老人说。
近年来,汀坪乡立足高山生态优势,锚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以“两茶两果”(油茶、峒茶、百香果、罗汉果)为主导,大力发展特色加工产业,构建多元农业产业体系,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动能,绘就了苗乡产业振兴新图景。
汀坪乡不仅做优红薯种植与加工,更推动产业向全链条升级。乡党委整合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18.2万元,新修产业路6条、维修灌溉水圳4条,让货车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解决了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建成红薯深加工、峒茶精炼、腊制品加工等车间12个,引进湖南峒境农业等企业,打造“种植—加工—销售”闭环。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农博会上,汀坪红薯制品、峒茶等产品广受青睐。
此外,该乡通过举办油茶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意向投资1000余万元;联合广西邻乡开展民俗活动,年引游客5万余人次;通过“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农村劳动力,3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该乡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凝聚合力,多年未发生民族矛盾纠纷。今年,蓬瀛村民委员会还获得了“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