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梁涵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洞口县茶铺茶场管理区因地制宜,坚持深耕人文资源,做好“融合”文章,走出一条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促治的新路径,让沉睡的文化资源焕发新生机,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深挖文化富矿,建好传承育人的“教学点”
为擦亮历史文化名片,茶铺茶场管理区对散落各处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挖掘与整合。通过修缮红军长征途经地——红军亭,并在红军亭下修建红军长征浮雕,将其打造为红色教育基地,让革命故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整理知青岁月的文献与口述史,收集知青照片、故事、风物等,在旧知青点建立知青文化陈列馆,打造特色知青小街,再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自2023年初,知青陈列馆建馆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人员80批次,5000余人。追溯农垦创业的足迹,茶铺茶场管理区指导本地企业鼎达农业有限公司和丝源科普公司建造农耕文化展示和体验场所,在研学课程中加入农垦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的拓荒精神,目前已有1.2万余中小学生体验农垦文化课。
农文旅融合,打好产业兴旺的“发展牌”
茶铺茶场管理区以“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为主线,设计了一条贯穿红军路、知青点、农垦田的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指导本地企业鼎达农业有限公司先后建立知青学堂、党建活动室、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知青农耕文化展示厅,与红军长征途经地结合,成功打造连点成片红色教育矩阵。游客们可以在此“走一段红军路、听一堂知青课、尝一餐农垦饭”。
2023年底,鼎达农业茶铺桔院成功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每年接待团建和中小学生研学活动100余起,游客3万余人。在此基础上,还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在蜜桔成熟季,举办采摘活动,雪峰蜜桔诗歌朗诵大赛,推出蜜桔加工食品;依托茶文化,开放生态茶园,提供采茶、制茶、茶艺体验;结合桑蚕文化,开发桑蚕文化教育科普研学游,2023年成功入选邵阳市首批科普研学旅游线路,每年接待县内外10余所中小学校3000余名学生体验养蚕、缫丝、织布的乐趣。
深化基层治理,搭好共商共治的“议事台”
茶铺茶场管理区依托百年老树下的“蜜桔调解室”、茶山旁的“茗香议事厅”、蚕桑科普基地的“共富议事会”等特色平台,定期组织党员、德高望重的长者、产业带头人和热心村民代表,围绕“六零”工作法、村庄规划、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公共事务“拉家常、议村事”。去年该管理区矛盾纠纷总量120件,今年至今降至76件,同比下降36.7%。这些充满文化印记的“议事台”,既是发扬民主的场所,也是凝聚共识的课堂。
在共商共治中,红军精神得以传承,知青情谊得以延续,农垦干劲得以发扬,在文化的纽带作用下,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干群关系更为融洽,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