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咕咕......”11月12日,在洞口县大屋瑶族乡马洞村石蛙养殖基地的一方方生态池中,一只只肥硕的石蛙潜伏水底,偶尔发出阵阵鸣叫,仿佛在为瑶乡群众的幸福生活“点赞”。这番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该村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特色养殖、助力群众增收的生动写照。
能人返乡创业,村里护航提速
“黄泥江的水质很好,养石蛙再合适不过!”去年底,在海南打拼多年的张敏,带着技术和对家乡的眷恋回到马洞村,决心干出一番事业。
村党支部书记潘振华带领村“两委”主动对接,迅速成立服务专班,协调处理土地流转等事宜。在乡党委牵线下,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联动发力,短短三个月内,助力张敏投资230万元的项目迅速落地。
“党组织就像‘创业保姆’。从注册到环评,全程都有党员跟踪服务。”张敏感慨地说。
支部链动产业,农户共享红利
为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石蛙养殖,马洞村党支部致力推广“合作社+农户”模式,把产业链延伸到户到人。6名村民在村支部牵头下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石蛙养殖。
从建设到运营,石蛙养殖基地给村民提供了许多临时工作岗位。“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80块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心里踏实多了!”正在基地忙碌的村民潘中安笑容满面。
随着今年基地首批200公斤成蛙上市,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更多群众吃下“定心丸”,主动加入石蛙养殖产业。
今年,随着大屋村至马洞村道路提质改造完成,石蛙产业迎来扩容升级的良机。“我们准备扩大石蛙养殖规模,并建立土地租金动态调整机制。”村党支部书记潘振华干劲十足。此外,大屋瑶族乡党委正计划将马洞石蛙养殖纳入“一村一品”规划,着力打造“党建+生态养殖”示范带。
从“空心村”到产业兴旺、村民增收致富,马洞村的蜕变证明,只要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实际、找准路子,就能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