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邵阳
文明打底 幸福加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11月11日,漫步在新邵县酿溪镇,大街小巷靓丽整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市民群众文明有礼……作为新邵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阵地,今年以来,该镇在创文工作中,用点点滴滴的“小治理”,凝聚起城市文明的“大气象”,“民生愿景”也在创建工作推进中变成“幸福实景”。

        老旧小区焕新:民生实事办到心坎上

        “以前小区路面坑坑洼洼,下雨积水能没过脚踝,现在走哪儿都是平平整整的,晚上路灯亮堂堂,遛弯儿、带娃都舒心!”家住原七〇三厂小区的刘正华,带着小孙子在新改造的休闲小花园里玩耍,园内绿植葱郁,健身器材、休憩长椅一应俱全。

        酿溪镇将基础设施升级作为创文攻坚的“先手棋”,聚焦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民生薄弱环节,开展“地毯式”排查摸底,建立“一巷一策、一区一案”整治台账,逐一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累计填平维修面积超0.5平方米的坑洼积水点79处,硬化背街小巷及小区路面1800余平方米;为12个老旧小区新装路灯80余盏,维修损坏路灯30盏,让居民告别“摸黑出行”的困扰。

        同时,该镇将5个卫生死角、废弃空地改造为休闲小花园,增设健身器材、休憩长椅等公共设施,让昔日“脏乱差”的角落变身居民健身、休闲的“打卡地”。

        重点区域提质:文明底色愈发鲜明

        “以前来买菜,脚下黏糊糊、耳边乱糟糟,现在市场干净又有序,买东西跟逛超市似的!”清晨,在资滨社区农贸市场,该社区居民张敏提着刚买的满满一篮食材,笑着夸赞道。

        为破解农贸市场“脏乱差”顽疾,酿溪镇推进“硬件升级+规范管理”双轮驱动,重新规划布局经营区域,拆除违规搭棚21个,更换防滑地砖1200平方米,建立“商户自律+专人督导”机制,要求商户“日产日清、桶盖闭合”,并设置文明经营公示牌,将垃圾分类、明码标价等纳入考核。

        校园周边的环境整治同样成效显著。临近放学时分,酿溪二小门口热闹而有序,往日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已全部迁入划定的便民服务区域,各类小吃、文具摆放整齐,既方便了学生,又不影响交通。该镇组建的文明督导队分散在路口两侧,引导学生有序通行,提醒过往车辆礼让行人;交警则在周边路段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原本杂乱的停车区域变得整齐划一。

        此外,该镇在辖区医院周边、商圈路段等重点区域的整治也同步推进:拆除违规广告牌30余块,清理“牛皮癣”小广告3万余处,增设无障碍通道标识和分类垃圾桶,并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让公共空间既整洁有序,又充满人文关怀。

        文明实践浸润:新风正气深入人心

        在新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暖意融融,古筝曲《渔舟唱晚》悠扬婉转,“资润万家·四季有‘理’”主题宣讲正在进行。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案例讲解创文知识、文明行为规范,穿插其间的知识抢答环节让现场气氛热烈,老老少少踊跃举手参与。

        作为传递文明的重要窗口,酿溪镇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功能,创新推行“月公示+季展示”制度,每月在各社区公示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和实景图片,每季度集中展示家长学校和未成年人活动成果,让居民参与有方向、监督有依据。该镇组建由党员干部、非遗传承人、乡土人才、志愿者组成的宣讲队,开展“资润万家·四季有‘理’”主题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创文知识、政策法规,累计开展宣讲80余场,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

        为激发全民参与创文的热情,酿溪镇推出“积分银行”激励机制。居民通过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等活动累积积分,可兑换洗衣粉、酱油、纸巾等生活用品;“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常态化开展,累计评选先进典型30名,用榜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作者:邵阳日报记者 谭宇 通讯员 黄瑞卿编辑:苏梓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