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以绿为脉 聚力前行——关于新时代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的探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为守护绿水青山的一线从业者,国有林场肩负着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双重使命,既要以科学理念引领实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更要在守正创新中破解发展难题,让森林资源成为惠及民生、滋养长远的宝贵财富。立足洞口林业实际,推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需紧扣理念引领、队伍建设、实践落地三大关键,在知行合一中书写生态华章。

以理念铸魂,明晰新时代林业发展的核心使命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森林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多元价值,决定了其在高质量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地位。把握林业发展方向,需从战略高度深化认知、找准定位。

坚守生态优先的价值坐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国有林场必须将生态保护作为首要责任,深刻认识到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守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作为核心任务,让“护绿”成为不可逾越的底线。

探索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林业发展既要“增绿扩绿”筑牢生态根基,更要“科学用绿”激活价值潜能。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成为连接生态与经济的桥梁,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转化,让林农职工在绿色发展中共享红利。

扛起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森林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维护木材安全、物种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有林场需强化底线思维,健全森林防灭火、有害生物防治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同时通过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发展木本粮油等举措,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贡献林业力量。

以队伍强基,锻造善作善成的林业铁军

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核心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专业化队伍。唯有凝心聚魂、赋能提能,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凝聚思想共识,筑牢精神根基。依托支部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塞罕坝精神与林业工人优良传统,引导干部职工将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局面。

激发奋进动能,弘扬实干作风。营造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鼓励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守正创新,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前沿阵地建功立业,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林业队伍的鲜明特质。

提升专业素养,夯实能力支撑。面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势,聚焦碳汇交易、森林经营、生态修复等新知识新技能,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与科技赋能,打造一批懂林业、会经营、善管理的行家里手,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实践建功,谱写现代林场建设新篇章

理念的价值在于践行,发展的成效在于落实。国有林场需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以“增绿、护绿、用绿、改革”四轮驱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聚焦“增绿”提质,厚植生态本底。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优先选用珍稀乡土树种,优化林分结构,通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碳汇能力,让国有林场“扩绿”与“增效”同步推进。

聚焦“护绿”从严,守住生态红线。落实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深化林长制实施,落细“一长四员”责任,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每一片森林都得到精心呵护。

聚焦“用绿”增效,激活发展动能。践行“两山”理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种植养殖等绿色产业,推动雪峰山森林生态修复等项目落地,让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

聚焦“改革”赋能,增强发展活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广“国有林场+集体林+林农”的联合经营模式,放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强化林业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以新质生产力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生态兴则文明兴,林业兴则生态兴。新时代国有林场的发展之路,既是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之路,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希望之路。洞口林业工作者将以高度的自觉担当,用脚步丈量山林,用科技守护生态,用责任传递绿色,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国有林场建设的新篇章,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底色。


作者 尹建仁

编辑:李思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