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邵阳
为八旬老人点燃“心”希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讯(记者  陈红云  通讯员  彭冠衡)“现在呼吸顺畅了,精神也好多了。”近日,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80岁的张女士脸上重现笑容。此前她因心力衰竭入院,被查出冠状动脉三支主干血管全部闭塞,猝死风险极高。在无法接受外科搭桥的情况下,该院通过分阶段精准介入治疗,仅用30分钟便打通关键血管,为这位高龄危重患者点燃“心”希望。

        张女士长期受心力衰竭困扰,此次入院时已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胸闷乏力等症状,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脏功能岌岌可危。冠脉造影结果显示,供应心脏血液的三支主干血管全部闭塞,心脏供血几乎中断,病情极其凶险,随时可能发生猝死。

        按照常规思路,外科搭桥是此类复杂病变的首选方案。但考虑到患者高龄、基础状态差,家属拒绝外科手术。面对两难局面,心血管内科联合心脏重症团队连夜讨论,最终制定“分阶段冠脉介入治疗”方案: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及呼吸机支持基础上,优先开通对心功能影响最大的右冠状动脉,待患者情况改善后再处理其余血管。

        一场与死神赛跑的介入手术随即展开。在生命支持系统的全程护航下,手术团队凭借精湛技术,精准操控导管导丝,在复杂的血管路径中成功打通闭塞段。仅30分钟,右冠状动脉恢复血流,术后造影显示血管通畅,心脏“生命线”重新激活。

        术后,张女士心力衰竭症状迅速缓解,呼吸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日益好转,可从卧床转为自主活动。

        该院心内科医生彭冠衡介绍,对高龄高危患者而言,一次性开通所有血管风险极高,易引发术中急性心衰。“分步处理”策略优先解决最关键、技术难度相对可控的血管,待心功能提升后再处理其余病变,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同时,也为患者争取了更好的远期疗效。

        目前,张女士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针对前降支与回旋支的后续治疗方案已制定完成,医疗团队将择期开展下一阶段介入治疗。

编辑:苏梓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