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打造民族大品牌
----访上海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向君
他从一个不起眼的螺丝钉开始做起,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掌舵数亿企业的总经理。他没有一点背景,仅在一次探家的路上发现了商机。他不善言词,但眼光敏锐,带领团队不断创新,从零开始,到现今成为福特、奔驰、雪佛兰、江淮汽车等国内外汽车公司重要的配套供应商。解读这一段创业经历,感受邵商谢向君的创业故事,书写的是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
上世纪90年代末,从没出过远门的谢向君告别家人孤身一人来到上海打拼。“当时到上海没有亲戚朋友,我就是抱着到外面闯一闯的心态出来的。”谈起到上海的初衷,谢向君很淡定。很幸运当时一家国企招工,谢向君被招了进去,在国企干起了设备管理工人。产业工人,在当时是个很时髦的职业,每个月有着固定的收入,很多人都羡慕,消息传到老家,父母为此高兴了好一阵子。然而,内心不安份的谢向君并没有在此停止不前。“我是一个内心不安份的人,在国企好是好,但十年以后我可能还是这个样子,这不是我内心想要的生活。”随后谢向君跳槽进入了一家外资企业做起了销售。这是一个全新的职业,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谢向君每天跑市场,联系客户,当时销售还刚刚兴起,竞争没有现在激烈,销售工作还可以,每月下来,销售额能达到20万元。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到2000年,市场经历了小洗牌,销售工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谢向君的销售额开始慢慢下滑,后来干脆辞职不干了。那年夏天,谢向君开着汽车回了一次湖南老家,也就是这次回家的路上,改写了谢向君的人生轨迹。
“老家的高速公路,高速发展,然而路上没有什么车,小轿车一定会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那么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配套的服务一定也会得到发展。”这次回乡探家的路上让商家敏锐的谢向君心潮澎湃。回到上海后,谢向君仔细调研了国内紧固件市场,当时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把持,国内企业只占到很小一部分市场。“外国人能做的我就不信中国人做不了。”2002年,凭着一腔热血,谢向君拿出了当时所有的积蓄,并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投资80多万创立了上海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现实总是比梦想残忍,进入紧固件生产行业,并没有像谢向君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公司刚开始时,连一个工程师都没有,对于谢向君自己也是个外行。“刚开始做得非常辛苦,我的孩子早上看不到我,晚上也看不到我,一天要么在跑市场,要么就泡在实验室研究螺栓的加工工艺。”谈起创业历程,谢向君苦并快乐着。天道酬勤。在谢向君的努力之下,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从样品不合格被扔进垃圾桶、只能生产十多种规格产品的小厂,发展产能达6个亿的金属制品公司,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大公司的跨越。
“像鸿基创业时,没有前期市场积累,没有技术经验,跟国外大企业比你的优势在哪?”记者问。
“在这方面我没有明显优势,但我能做的就是专和精,先从中端发力。”就是凭借这种认识定位,让谢向君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不仅如此,鸿基金属制品还大量出口到了国际市场,并顶住了来自于国外企业的压力,而今,还成为了福特、奔驰、雪佛兰等汽车厂家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走入谢向君的工厂车间,工人的一个简单工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一条流水线上,每个工人手里都拿着一根螺栓,然后把螺丝一个一个的往上套。记者好奇的问,“你们不是标准化生产车间吗?为何还要设计这么一套工序?”“从鸿基走出去的产品都要是百分百的合格,每一个产品都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关系到企业的责任,所以我们每个螺丝全是全检。”敢担当、守诚信铸就了谢向君的一张金字招牌,也是凭着这一条让他赢得了竞争对手的尊重。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生产厂家以前是谢向君生意的“对手”,在一般人看来生意对手都是“敌人”,然而谢向君却有着自己的理解。无序竞争是对手,如果双方合作共赢那不就是朋友。结果,2014年底,凭着这个中国朋友的诚实守信,这家企业全资转让给谢向君控股。
经历创业后的阵痛,如今谢向君的事业已经步入了轨道化。不惑之年的他还坚持每天一样的忙碌着。“现在有钱了完全可以缓下来歇歇脚了!”“我是一个对生活比较简单的人,忙的时候没有时间去花钱,财富只不过成功的附加品,将企业做成一个真正的民族品牌才是我的内驱力。”在员工新年聚餐会上,谢向君做了《现在,是放飞梦想的时候》演讲,他说道,企业要靠自己的能力飞起来,能力低是低飞的燕子,能力高是高飞的老鹰,只要能飞,都该为自己感到骄傲。他相信未来十年,鸿基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