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仁其人其事其诗

【时间:2016-09-25 11:24】【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黄三畅)于子仁,明代湖南武冈人,字伯安。小时就显出天赋。武冈州守知他不是一般的人,就召他入衙署,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有一天,州守带着他到城外劝农,见农人在插秧,就吟道:“稻草缚秧翁抱子。”要于子仁对出下联。恰逢有人提着一竹篮笋子走来,于子仁就应声对出:“竹篮载笋母携儿。”

  于子仁通晓诸经,为文有奇气,操笔立就。明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授承敕监庶吉士,后调到山东昌乐任知县,在那里很有政绩。有一次却偶然犯了错误,而当时朱元璋严刑峻法,官吏有小过就逮捕处罚,但听说于子仁在乐昌的政绩,又有百姓进京为他说情,就没有处罚他,还擢升为登州知府。

  于子仁调离乐昌时,老百姓依依不舍,他的名字被列入“名宦祠”。他去世后,老姓又把在元代以前建成的“龙神祠”,改成了纪念他的庙,叫方山庙,为他塑了像,四时八节供奉他,并在他的生日——六月二十七日那天,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

  于子仁在山东为官,有不少神异的传说。又一次,有个妇人向他告状,说自己的儿子被老虎吃了,请知县治老虎的罪。于子仁把一张文牒给两个小卒,让他们入山捕虎。小卒哭泣着不肯去,说他俩不是武松,捕不了虎,只会被虎吃掉。于子仁说,只要烧了这文牒,山中的老虎自然会到你们身边来,而且服服帖帖,听凭处置。两个小卒不得已,进山烧了文牒,火刚熄灭,就来了一群老虎,都俯首帖耳的。小卒就把它们带到县衙。于子仁对那些老虎说:“没有吃那妇人的儿子的,回山,吃了那妇人的儿子的,到阶下来跪下!”于是一只老虎战战兢兢地走到阶下跪下。于子仁就判它代儿养母。那只老虎果然每天清早都衔了一些獐兔之类的野物,送到那妇人门口来。这个传说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于子仁除过虎患。

  另一个传说是这样的。于子仁升迁到登州府后,因为离家远,不能把母亲接去,只好自己回家探母。但他不是坐轿,也不是骑马,而是拿一根竹杖当马,每天晚上都回去,第二天早晨又回到衙门。这个传说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于子仁为官很少回家,一心用在任上,而又说自己常回家。

  还有一件事是这样的。六月二十七,于子仁生日那天,他不做生日,而是带了衙役绕城巡视。见南、东、北三座城门大开,唯独西门禁闭。问是什么原因,衙役们说,西门外常年闹鬼,祸害百姓,前几任老爷,有的怕鬼,弃官而走,有的竟被恶鬼缠身而死,为了防鬼,就把那门堵了起来。于子仁登城向西眺望,果见荒冢一片,阴气森森。于子仁说:“世上从来邪不压正,只要人站得直,走得正,怕什么恶鬼!”当即让手下人把西城门打开。门一打开,果然妖风顿起,天昏地暗,好多恶鬼张牙舞爪,蜂拥而来。于子仁手撑拐杖,凛然站在西门楼上。恶鬼见县太爷头上金光四射,又有无数神兵执刀枪立于身后,哪里还敢前进?于子仁扬起拐杖,大喊一声,拐杖立刻变成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长鞭,打得恶鬼纷纷退却。于子仁紧追不放,一直追到了方山。恶鬼们见山半腰有一个山洞,就钻了进去。于子仁派人守住了洞口。恶鬼们在洞内嚎叫:“我等千年不出,其奈我何?”于子仁说:“尔等千年不出,我就万年不动!”随即搬了一块大石头盖住洞口,自己又端坐在上面。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过去了,恶鬼们被死死的困在洞里,于子仁也就坐化在石头上。后来,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他坐化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塑了金身,尊称为“方山爷”。这个传说产生的原因,应是于子仁敢于铲除迷信陋习。

  于子仁没有死在任上,晚年回到家乡武冈,住在云上之麓,号七十一云峰道人。他写了很多诗歌,有《七十一峰诗草》一卷,可惜未流传下来,留下来的只有《泰山歌》《海门行》《李白把酒问月图》《昌乐八景》等。前人评说他的诗歌“风骨翩举,飘飘有仙气”,“语俶诡”(奇异)。这是确实的。《泰山歌》通篇仙气飘飘,读罢也觉得换了“凡骨”,涤了“俗愆”。《海门行》,借海门而抒写无所拘束、神游天宇的梦。“君骑长鲸我骑鹤,一声长啸非人间”,真是飘逸之极。《李白把酒问月图》是“天问”,这种奇思妙问,非有“仙气”不可。《昌乐八景》虽然主要是写实,但仍然飘荡着“仙气”,本是凡间的景象,被作者生花之笔点上了“仙气”。这一点,八景之一的《白石花飞》最为典型,“初讶鹤归王母洞,恍疑羊起石城山”,景物的意境极大地提升了。于子仁的诗有“仙气”,实际上是曲折地反映现实,或者说是对现实的不满乃至失望而想逃离。“酌我以舒州不死生之杓”(《李白把酒问月图》),“上方神游凌广寒”(《海门行》),“恍然置我昆仑巅”(《泰山歌》),那真是脱离了尘俗,脱离了“非人间”,抛却了烦恼啊。

  可能因为他的诗歌有“仙气”,人们就认为他也有仙术,“文如其人”嘛。

  说于子仁的诗有“仙气”,并不是不接“地气”,相反,“地气”还相当浓。这主要体现在《乐昌八景》里面。《乐昌八景》写风景、风俗、人情,而字里行间又蕴藉着对百姓的关爱。“何人吸取池中水,噀与苍生洗旱愁”(《方水朝烟》),赏景而不忘遭受“旱愁”的老百姓,可谓“与民同愁”了。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