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辈子去守望“铜鹅宴”

【时间:2014-05-16 12:30】【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艾哲 通讯员 关杨博 实习生 吴湘)他,十七岁当学徒,初入白案行业。在两年后崭露头角,却突然进军餐饮业。

  几十年来,他在湖南餐饮界取得的各种荣誉及称号不胜枚举,以“铜鹅宴”传承人为主题的《行走的餐桌》——邵阳美食记录片在全国热播。如今,年过半百的他还在为振兴湘菜四处奔波。他就是别人眼中的武冈美食文化“大使”唐升文。

  寻梦:梦想的种子开始发芽

  父亲唐庆祥早年是武冈饮食服务公司的厨师。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唐升文对炒菜充满了浓厚兴趣。在1981年招工进入饮食服务公司后,唐升文首先从事的是白案工作。由于进取心强,唐升文曾取得武冈1983年年度青工业务考核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父亲告诉我怎样做人做事,真正引导我走上餐饮路的还是钟怀卿。”提起钟怀卿师傅,唐升文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钟师傅当时是他家的邻居,也是武冈城里的名厨。最初,唐升文从洗碗、择菜等杂活干起。认真勤奋的他,让钟怀卿喜爱有加、另眼相看。在厨房人手不够时,钟怀卿就叫唐升文去帮忙杀鸡、刮鱼鳞、切菜……一天几十桌菜,唐升文一直在打下手,但从不抱怨。钟怀卿做菜时,唐升文只要有空都在旁边用心观看。见他有做厨师的资质和潜力,钟怀卿就有意识地教他一些多年做菜的心得和拿手菜,唐升文都会牢记于心,勤学苦练。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从到掌勺到掌握铜鹅卤菜制作的配方比例、火候等一系列技术操作,成为了钟怀卿最得意的弟子,为铜鹅宴日后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基础。

  也就是那时起,“让铜鹅宴享誉三湘四水”梦想的种子开始慢慢在年轻的唐升文心中生根发芽。

  逐梦:“铜鹅宴”以创新誉满三湘

  武冈“铜鹅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代,武冈铜鹅就被称之为“世之名鹅”,其肉质鲜美细腻,深受国内外食用者的欢迎,亦为湘菜制作丰富了原材料。

  1988年,唐升文开始痴迷于对“铜鹅宴”制作技艺的研究和创新。他根据不同客人的不同需求口味,创制了微辣、中辣、重辣等类型的口味鹅。同时,他将武冈卤味与江浙卤味相结合,对卤铜鹅进行了改良。“脆皮烧鹅”这道名菜,就是唐升文在钟怀卿传授秘方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不断改进而首创的湘菜精品。另外,作为“脆皮烧鹅”的辅食之一,用于卷鹅皮的薄饼食材原为小麦面粉,制成后的嚼劲一般。后来,唐升文灵机一动,在里面加入了鸡蛋和小粉后均匀搅拌。这样一来,烘制的薄饼香酥可口、劲道十足,颇受食客们喜爱。

  苦心人,天不负。1995年,唐升文在全省烹饪协会高级厨师考核中获得了“中式烹调特三级”职称,并有幸得到了湘菜大师石荫祥、王墨泉、许菊云、聂厚忠等人的悉心指点和言传身教,从此加快了“铜鹅宴”的创新步伐。板鹅、腊鹅、清黄鹅、青椒焖鹅、红烧鹅、粉蒸鹅、血浆鹅、清炖鹅、炒鹅杂、蒸鹅肝、煎鹅脖、烤鹅蹼、手撕鹅、汤鹅丸……唐升文对“铜鹅宴”进行了全新诠释。2002年,在邵阳市地方风味特色菜技术选拔赛上,他技压群雄,一举夺冠。在后来的全省首届地方菜比赛中,他凭借“武冈铜鹅三吃”斩获银奖。

  圆梦:用一辈子守望“铜鹅宴”

  “诚信做人,用心做菜。”作为武冈“铜鹅宴”的守望者,唐升文书写了武冈美食文化新传奇。

  1998年底,在经过艰难抉择后,唐升文毅然离开武冈市委招待所,只身前往珠海、厦门等地,在积累与丰富自己实践经验的同时,继续弘扬武冈的美食文化。4年里,他不仅把武冈“铜鹅宴”美味带给中外客商,还不断汲取粤菜、闽菜的精髓,融会于湘菜风格,让自己的厨艺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2002年底,随后,唐升文谢绝了广州、深圳等地涉外高级酒店的高薪聘请,再次回到湖南,用自己苦心炼制的“铜鹅宴”架起了中外交流的友谊之桥,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武冈美食文化“大使”。

  “武冈目前能够制作传统‘铜鹅宴’的师傅越来越少。为了不让这项技艺失传,我将用自己的后半辈去守候与传承。”对于武冈“铜鹅宴”的传承之路,唐升文忧虑中充满了期许。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