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最美乡村教师”欧阳征科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刘遵炳 廖树林)摩托从镇上艰难地跑到畲溪脚下,登上128级台阶,穿过林荫小道,新旧两栋教学楼矗立在眼前,这就是素有司门前镇内“西藏”之称的隆回县司门前镇畲溪小学。在这里,住着一位坚守40年的教学“脊梁”——畲溪小学校长欧阳征科,2013年被评为邵阳市最美乡村教师。是的,欧阳征科老师矢志不渝地在畲溪小学扎根了40个春秋,在这所小学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挥汗如雨的无数次繁忙的身影。1994年司门前镇教育办要把他调到石桥铺中心小学去当教导主任,但畲溪村村民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立马去教育办和镇政府阻拦,他们满脸沮丧地说:“你们如果把阳老师调走的话,这所学校就垮了。”他自己也坚决不去。1996年隆回县法院院长要他改行去荷香桥法庭去当法官,他又婉言谢绝。就这样他继续留在畲溪小学工作。由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恢复高考后,从畲溪小学走出了两百多名大学生、很多的大老板和企业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示他们的靓丽风采。
有人曾为他写了首赞歌:“你每年精耕细作,把山村几百个孩子,当成你最亲的儿女!各种美好的诱惑,都丝毫无法动摇你的信念,无法阻挡你奉献的脚步。40个年头,青春如画的年华,生命最美好的时光,你将自己心中的大爱,播撒在这贫瘠而富有的三尺讲台上。飘洒的粉笔末,是你心血的幻化,浇灌着一株株幼苗;数十年如一日地践行这一份神圣的使命,像高原上明亮的阳光一样,你的爱流淌进了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他们一个个成长得枝繁叶茂。”多感人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啊!
让校园变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还是一栋摇摇欲坠的破旧的木房子,学校到处筹集资金,要把木房子改建成砖房子,当时还是当教导主任的阳征科自告奋勇挑起看管材料的任务,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一看就是一个半月,不计分文报酬。到了1998年,他已经挑起了校长的重任,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一栋房子显然供不应求,他就着手筹划修建第二栋教学楼,但要辗平旁边的高山,需要运出不少土方,由于学校资金有限,他就带领老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干就是20多天,利用双休日用斗车装和用肩膀挑土,没领过分文补助。
由于他不断的争取资金,2006年学校架好电,硬化篮球场、内操场,2008年增加了两套篮球架,四套乒乓球桌,4个图书柜,500多种图书,2011年更换了老教学楼的檩条、椽皮、瓦片等。欧阳校长的长久付出迎来了沐恩学子的反哺之情。现任武冈市副市长的阳志奇曾为母校争取资金2万余元,2012年正月他在路上遇见刚从深圳回家探亲的昔日学生阳刚美,寒暄几句后,现担任深圳市湘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阳刚美得知老师现在所处的学校的学生还是使用上世纪使用的烂课桌,他立即承诺为母校捐款28000元更换掉所有烂桌凳,全部更换成崭新的单人课桌凳,学校还配备了电脑。
“以前学校老师用水都是自己提水桶到山脚下去打水,现在自来水都安到‘家’了。”一位美女老师带着欣慰的笑容高兴的对笔者说。但是原来学校师生喝的都是河水,很不卫生,欧阳征科为了全校师生能喝上好水,曾亲自拿起锄头,起早贪黑去找水源,这一切被畲溪村老村长陈端阳看在眼里,他深受感动,发誓不吃也要把自来水接到学校,解决学校师生用水问题。
本来陈端阳的小儿患有重病,去年花60余万元,现在每10天要花1600元医药费,但他竟捐资6万余元,和他的亲朋戚友一起砌井,埋水管、修水池。如今,一股晶莹、洁净、可口的清泉涌向这里的水池里。今年国庆节前夕阳恩松书记和阳刚美村长为学校还捐赠了5台饮水机,茶盘、茶几和杯子等。同时还赠送了惠普复印一体机,两套音响和EVT,电饭煲等。他们为全体师生各赠送了两套西服,还在硬化到学校的公路,布置路灯,架设移动网络专线。
如今的畲溪小学,布局合理、整洁美观、绿树成荫,四季鸟语花香。以优越的办学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赢得了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广泛赞誉,这渗透了欧阳征科校长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让师生受益
近几年,畲溪小学新进了四位年轻教师,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她们都住在离学校10来公里的镇上,但租房、水电、坐车都要钱,本来他们刚工作工资很低,很难负担起这些费用。欧阳征科主动跑到领导那里为老师争取有关费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去年起,四位老师的交通、水电、住宿费用得以解决,让老师们吃上了个定心丸,他看到在这里工作的所有教师工作责任心强,都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就竭尽全力到上面为教师争取福利,千方百计维护教师权益。
居住在隆回城的李金倪老师,家境很好,前年就考上了一偏僻小学的教师岗位了的,但不想去,去年又考司门前的教师,当看到东山、大茅坪、佘溪都要教师时,她毅然选择了畲溪,因为她多方打听,这里有个好校长,还有这里有一流的教学质量,她现在在这里过得很充实,把城里的男朋友都带到这里来体验生活,连滚带爬,同甘共苦,和这里的师生生活其乐融融。“阳校长一心只想着全体师生,他看到我们几个新进的老师吃得不好,硬是从家中拿来自家喂养后弄好的鸡肉、鸭肉等土特产让我们共同分享。”伍三泉老师说,“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有时宁肯自己少吃,也要给我们留一些。阳校长是我们生活上的亲人,工作上的导师,学习上的益友,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
曾在这里支过教的刘佑云、邹霞、陈瑶等老师常打电话来慰问校长,说做梦都还在畲溪小学教书,并把校长作为他们的叔叔看待,亲如一家人。还有个叫魏国平的老师曾在个人荣誉上受到损失,他竭尽全力通过法律程序为魏老师挽回受损的荣誉,并要对方为魏老师赔偿荣誉损失费2300元,魏老师对此感恩不尽,本来他离家很远,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但觉得生活在阳校长身边即使苦一点,也觉得很快乐,要在这里干到退休为止。和他一起共事的老师不管是工作上、生活上、甚至精神上遇到什么困惑,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阳校长,只要跟他提起,他就能为他们出谋划策,热心帮助,指点迷津,化解疑难,往往能让人豁然开朗,问题迎刃而解。
欧阳征科既要照顾家人,农忙季节又要下地耕种,但他却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照顾学生的生活、学习上。学校有几个男生卫生习惯很差,十天半月不换衣服,他看不过眼,常常扒下他们的衣服帮他们洗,这几个懒散的学生被“扒”得不好意思了,好的卫生习惯也渐渐养成。班里篮球队的几个学生衣服常常扯裂开线,他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缝补。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他自己一家人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常常给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添置生活用具。他曾给父母离异的阳玉茹同学买了过年的新衣服;曾帮单亲孩子刘兵同学洗衣服,而且常常打饭给他吃;常常送路远的同学回家……
由于留守孩子多,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他从来都是积极耐心地解决,赏识学生,做慧眼的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其成长的帮手,助其信心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大肚的弥勒,育其自责感。40年来,他带的班级中从未流失过一名学生。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都托付他看管小孩,结果他就一一看管,关注他们的安全,挤时间义务给他们辅导功课。并经常和孩子们的家长谈心,随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
每逢涨大水和下雪时,欧阳征科校长就都坚持到桥上或学生容易摔跤的地方接送学生,他自己这样做,同时也要求全校老师都这样做。40年来年年如此,从没出过任何安全事故。群众这样评价他:“春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秋天一身霜,冬天一身雪。”40年来,他已记不清所教班级在镇里取得过多少个第一,记不清有多少学生走出了大山,也记不清乡亲们曾多少次高举拇指称赞他为山村教育作出的贡献。
让课改见效
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如何使新课程所蕴涵的创造性得到充分涌动等问题依然困惑着老师和同学们,为此,在他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先后组织教师三次赴县城课改先进的学校学习取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方案,拉开了畲溪小学课改的序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讨,学校向全体教师提出:每一位教师都要上一节新课改示范课,示范课要充分体现课改思想和要求。学校组织学科评委,统一达标验收。为时四周的全校新课改达标验收中,具体的要求和有力的督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行动起来,他们仔细选题,认真准备。一位有着21年教龄的老教师感慨地说:“这么多年了,我对教材的每一个章节内容几乎了如指掌,自以为足可以应对任何教学问题了。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新教学模式下,学生还有这么多问题。”新课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了经验与资历,让每一位教师从头再来。该校各班都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块黑板,把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写到黑板上,在上课时由学生自己主动发言解答,再由学生具体讲解、归纳,老师主要负责点评、纠错;接下来会用一节课检测学生们消化的水平,如果效果不错,就进行下一节的新内容了。在这次课改当中,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凸显也引起学校的关注。欧阳征科校长说:“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更要鼓励并挖掘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在不断的选择中提高选择能力,学会规划人生,使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能各得其所!”
他明确提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其目的就是既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又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引导教师从重结果轻过程转移到“关注学生生命历程、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上来;从“重知识、轻德育”转移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上来;从厚此薄彼地对待学生转移到一视同仁上来。让每一个学生不论是在老师面前,还是在小组之内,都能仰起头来做人。让自尊、自信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基础。
三年级学生阳小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突出,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小老师”。六年级的周端同学对课改后的学习很有感慨。她说:“现在的课堂上我们有话可说了,也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了,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探索,在这样的合作中也有竞争,我们从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也因此提高了。”看到学生们精神面貌涣然一新,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欧阳征科校长欣喜地笑了。
如今,畲溪小学在欧阳征科校长的带领和推动下,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卓有成效,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与创新性,又强调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40年的坚守,他让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近十年来持续保持全县十强之内,他的教育成果在镇内一直数一数二,多次获县嘉奖。工作、劳动之余,笔耕不辍,撰写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等10余篇教学论文获省、市、县级一、二等奖。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面对时下教育界“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他将和畲溪小学在课改潮流中定会以昂然挺立的姿态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