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勋章,他好想再回“马颈骨”

【时间:2016-05-03 16:01】【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魏艳)清晨的医院走廊,渐渐多了脚步声,隔壁的病友、忙碌的护士在路过时都不忘探头向那位躺在23号病床上的老人致以问候。4月下旬,洞口县中医院609病房23床俨然是大家瞩目的焦点。

  老人闭着眼睛,似乎已陷入无边无际的沉睡。

  老人的女儿已经在收拾行李了,摆着几张病床和柜子的病房略显狭窄,转不开身。“别落下了我的,我的勋章…”耄耋老人艰难挤出这几个字。女儿轻轻抓起老人枯瘦的手按在他胸前衣襟上,那是一枚非同寻常的勋章,老人的手好一阵婆娑才放下,勋章上面有醒目的四个字——“抗战老兵”!

  “马颈骨”,那个被他一刀一刀刻进心里的地方

  老人名叫尹大仁,家住洞口县山门镇田函村。今年88岁的他面容消瘦,话语寥寥。由于经历文革挨过批,尹老依然保持多年来的谨言慎行。

  村里人说,老人年轻时身体特别强健,脸盆粗的大树,他噌噌几下就能爬到树顶。后来参加抗日战争,战后回到山门,在家育有二子一女。2002年老伴去世后,尹老轮流寄居在儿女家中。儿女们忙于生计必须外出务工,大多数日子,尹老很是孤独。尤其2013年不慎摔断股骨,从此需要拄拐行走,生活潦倒。在田函村的大道边,偶尔天气晴朗的日子,尹老会艰难地驻着拐杖,在门口晒会太阳,太阳西沉再拄拐进屋,身边偶尔来个说话的人时,老人便裂开干瘪的嘴笑,显出孩子般的小兴奋。

  2015年,尹老被“关爱绿”——雪峰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找到。确认尹老抗战老兵身份的第二天,志愿者为尹老送来了一辆轮椅,并为他及洞口其他60多位抗战老兵每人申请到了由国家发放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5000元生活补助金及纪念章。

  “勋章代表历史的记忆和见证,代表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尹老很珍惜这枚勋章,一直挂在胸前不肯取下。

  志愿者们常常会来尹老家中,送上保暖衣物、大米、食用油等,还不忘捎上尹老喜欢吃的果冻,与亲热地拉家常,陪老人看电视。尹老最爱看抗战片,看着看着就打开了话匣子,说起当年点点滴滴。日子久了,志愿者们由此知道了尹老心中参加抗战的故事。

  尹老惦记一个叫“马颈骨”地方,那是湘西会战最惨烈的战地之一。

  1945年,日军分三路进犯湘西,我抗日部队速迅反击并堵住其退路,日军无奈下令其它部队全力救援。溆浦龙潭与洞口山门之间的“马颈骨”,是一条8公里长的峡谷,最窄处仅1米多宽。营救和被营救的日军企图穿越马颈骨逃窜,没料到抗日部队早在两面山上设伏。战斗打响,日军伤亡惨重。“进军龙潭的日本兵力共15029人,战斗后只剩216人。”尹老回忆。

  “马颈骨”战斗为夺取湘西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当时尹老是18军11师33团输送连的一名小战士,18军在此打出了王牌军的威风。战斗过后,尹老看到河里浮起一层日军的尸体,觉得“既自豪又解气”。

  多年以后,当地百姓砍柴打猪草路过“马颈骨”,俯首可拾日军枯骨及军刀等遗物。

  多年以来,“马颈骨”也成了尹老一刀一刀刻进心里的地方。“扛起枪,上战场,不灭鬼子不还乡!”老人曾在文革时偷偷摸摸去过“马颈骨”,而现在,他想要别上那枚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再上一回“马颈骨”。老人说:许多战友们在那,我要和他们好好说会话,好好告别,他们等我好久了。

  “等您好了,我们陪您再上‘马颈骨’”

  今年4月18日,“关爱绿”志愿者马霖、袁再青、戴池莲等再次前往山门镇田函村看望尹老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顿时揪心。

  只见尹老无力地躺在床上,左腿骨瘦如柴,脚背溃烂,脚趾坏死发黑,像几截被火烧成炭状的树杈。看到志愿者,被病痛折磨的老人眼里渗出浑浊的泪水。“连累你们了……”老人说。

  原来今年春节后,年事已高的尹老左脚突然病变,儿女们经济困难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和家用,面对巨额医疗费显得十分无助。在县人民医院勉强住了几天,花了几千元钱后,心痛儿女的尹老执意出了院。这位曾经历过战火纷飞的老兵心里暗自做了一个决定,他要独自顽强地走完生命中最后的日子。

  “纵然时光荏苒,英雄老去,也不让他们从视线里轻易消失。”

  “只要存有一丝希望,就要为老人减轻一份痛苦。”

  “让老兵生活有尊严,居有所安,病有所医。”

  ……

  在“雪峰山关爱抗战老兵协会”微信群里,志愿者们纷纷出谋划策。

  4月19日,志愿者与尹老儿女商谈治疗事宜,确定治疗方案,并积极联系募集医治所需的费用。

  4月20日,洞口县中医院免费提供120接诊车,尹老在医护人员、志愿者的陪伴下入院。当天中午,洞口“呙家园”餐厅为尹老送来爱心包点。

  4月21日,加拿大籍华人Amanda为尹老捐助5000元救助金。

  最质朴的语言,最温暖的奉献,洞口城里充盈着大爱,让老兵不再孤单。

  “等您好了,陪您一起去‘马颈骨’,看您当年杀敌的地方!”志愿者邓默默为尹老喂着稀饭,老人吃得很少,仅两三口后便摆手表示不吃了。邓默默叹口气轻轻扶起老人,再小心喂上一小口尹老平日最爱吃的果冻,尹老点点头:“好,到时候,上马颈骨……有你们在,我很安心……”

  “马颈骨”,此生他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4月25日,杯子、脸盆、药品,还有尹老同样看重也标识着“抗战老兵”的帽子和外套,尹老女儿都细心整理好了,衣物的皱褶用手一一抚平。结合洞口县人民医院、洞口县中医院医生会诊的结果,尹老的腿脚确实难以治愈。老人也似乎冥冥中有了感应,告诉女儿自己想“落叶归根”。

  “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当年我能从战场上活下来,还有什么不知足?年轻时为国效力,现在老了,得到了认可、社会关怀、大家善待,还有那么多不知道姓名的人的关注,已经很好了。”尹老女儿流着泪,转述尹老这些日子以来说过的话。

  志愿者忍着热泪,俯身在尹老耳边:“您还是再住些日子吧,不要出院,我们还等您脚好了,一起去看‘马颈骨’。”

  尹老的声音断断续续:“‘马颈骨’,我是再也去不了啦,我心里清楚得很……”

  “别浪费钱,还有其他老战友更需要钱,你们的钱也来得不容易。”歇了好久,尹老继续说。

  这是他心底最朴素的想法。

  纵然穿越宏远的历史,老兵始终带着善良与坚韧。

  志愿者们背过脸,但每个七尺男儿到底没有忍住泪水。

  那个魂牵梦萦的“马颈骨”,成了尹老此生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71年前,大约是1945年5月的一个夜里, 17岁的小战士尹大仁离开“马颈骨”战场时曾仰头环顾,他看到四面雪峰静谧,夜幕星光闪耀。

  “扛起枪,上战场,不灭鬼子不还乡!”那个年少英武的小战士当时心中默念,如果活下去,我一定常来这里看看。黑暗中,他眼神明亮。

  记者后记:

  “老兵在风中,我们在行动!”即使了解尹老病情难愈,但洞口“关爱绿”志愿者们至今未曾轻言放弃。尹老的病腿属腘动脉硬化并多化斑块形成,导致左足1、5脚趾坏疽;左足背坏疽且行蜂窝组织炎。根据医院诊断结果,目前有两种治疗方法:一、搭桥;二、截肢。考虑老人年事已高和病人家属意见,两种治疗方法都已放弃。现在老人已经回到洞口县山门镇田函村的家中,家属表示目前老人精神状态尚好,只是病腿无力回天。洞口志愿者们建议有中药医治经验的朋友们推荐治疗方案,具体请联系“关爱绿”曾宪军13187298120;马霖18173981077。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