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博士教中学”

【时间:2016-06-03 15:11】【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近日,人民大学人事处发布了一则“人大附中拟选聘教师公示”,从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出,本次共招聘16名教师,其中7名硕士,9名博士,有三名教师来自于国外留学,其他13名也均毕业于国内名校,集中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教中学,有人认为,是大材小用、资源浪费;有人认为,是打破教育“物本”意识之举,值得尝试和肯定。笔者赞同后者。

  博士到中学任教,在国外很普遍,在国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05年,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博士刘洋,来到杭十四中,做了一名普通语文老师。2012年,25岁的中科院博士生萧杨放弃科研工作而选择到一所中学当老师。武汉部分高中目前已引进7名博士毕业生老师。硕士、博士愿意去中小学教书,是中小学生的福音,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之幸。

  博士教中学,不是大材小用,也不是人才浪费。基础教育现在越来越受重视了,并且需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这就需要高素质的老师。博士生具备了研究意识和能力以及较高的外语水平,他们刚好具备了这些元素。再说,中学教育本身是示范性教育,博士在学识上、求学经历上、研究能力上,本身就能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说,博士到中学任教不是大材小用,而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利在当下,功在千秋。希望有更多的硕士、博士去中小学任教。

  当然,国家对博士教育投入较多,博士似乎应留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产出更多重大科研成果。但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是一个充分尊重个性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可以实现多元价值的社会,个人实现价值的路径也应多姿多彩。因此,我们要理性看待博士教中学。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