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时间:2017-06-16 10:19】【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罗玉莹 申兴刚】
支持键盘翻阅图片
|发表评论|列表查看
1/11
好保安李中书舍己勇救落水学生
上一个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 80后竹刻艺人的工作室
下一个
图集详情:

邵阳新闻在线讯(文/记者 罗玉莹 图/记者 申兴刚)在我国,竹自古以来就是气节的代表,竹枝正直,不惧严寒酷暑,是君子的化身。邵阳古称宝庆,属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宝庆竹刻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

宝庆竹刻的雕刻技艺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仅刀法就多达二十余种。宝庆竹刻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创造了无数精美的竹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2006年,宝庆竹刻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双清区五里牌社区观音塘,走进一条小巷,约莫拐两个弯,就可见一间民房门前,看似突兀的堆满了竹子、木头,这间房就是80后宝庆竹刻艺人李子迷的工作室。

一拉开卷闸门,扑面而来的映像就是“乱”。各式各样的木头、竹子摆满了地面,堆积起来。约莫有能看到一些半成品,这都是李子迷的随性之作,但多因为没有空闲时间,而放置在这。李子迷随即拿出一个半成品的翻簧茶具盒,展示给我们看,主体部分都已完工,门还没有固定好。“时间啊时间,最缺的就是时间。”李子迷感叹道。最近,他接下了一桩帮人打磨沉香珠子的活计,几个月下来都沉浸在其中,不得空。

地面上、工作台上,乃至屋内的每个角落,都落满了木屑灰,房间里的灯都点亮了,还是整体呈现着一种灰蒙蒙的感觉。“有个灯已经坏了,但还没来得及修。不过我这的灯就算全是好了,也会被木屑蒙住,亮不起来。”李子迷解释道。

工作台上,除了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刻刀外,较引人注目的是一台锣机,这就是传统的工艺中新加入的现代工艺。“可以先用锣机来打胚子,然后再手工过细雕、打磨。但是雕竹筒时这些还是用不上,竹筒很薄,要很精细。”李子迷介绍。除了锣机外,工作室内仅有的几个现代化器械大概就是多个大小不一的电锯,用来做木活时“下料”。“以前刚学做竹雕的时候,一天一做就是十二个小时,现在,更专业了,做得更精细了,在工作台上刻两个小时,就眼睛花了,看不清楚。”李子迷叹道。

工作台旁,有一个简易的楼梯,沿着楼梯爬上阁楼,这里是李子迷的“藏宝阁”。“都是好宝贝。”一排摆满竹筒的架子,都是李子迷多年来到各地收集起来的老时候农村里家用的“打米桶”,最近的也有六十年历史,最老的是明末的!明末的竹筒被李子迷用报纸严实的包好在那,他表示,等到自己的工艺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动用它,现在却是不敢的。

除了这些年代久远的竹筒外,架子旁的地面上还摆了各种各样的异形竹,都是因为生长环境迥异,而得来的,可遇而不可求。“藏宝阁”里有一根两米左右长的黄杨木,古话又称“千年矮”、“万年青”,可见其之珍贵。

“藏宝阁”里最得李子迷喜爱的一件藏品就是一个老竹根。新竹根的颜色都是黄色的,而这块老竹根颜色已经变红,看上去既像一大块姜,又有点珊瑚的味道。“在一次拍卖会上,类似这样的小件竹根,就卖出了几万块的价格。”李子迷对此藏品很是骄傲。


  • 早上7时许,李子迷便打开自己工作室的卷闸门,开始一天的工作。

  • 李子迷雕刻的宝庆竹刻笔筒。

  • 各种刻刀,不知道已经换了多少批。

  • 初抛光后的竹簧板便可以开始用于雕刻了。

  • 为了保持稳定的收入,有时候还给别人加工木珠子。

  • 等到自己的工艺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来雕刻这些老料打米桶。

  • 李子迷随即拿出一个半成品的翻簧茶具盒,展示给我们看,时间不够,有些东西搁着就没做了。

  • 做完了一天的活,洗手准备去接孩子。

  • 灯光下,李子迷正在用现代手工雕刻方法打磨自己的作品。

  • 有时候为了赶制一些订单,卧室也是他的工作室。

  • 工作室的阁楼里,李子迷找出了他最喜爱的老竹根。

已到第一张图片了。
已到最后一张图片了。

图片中心

更多>>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茜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