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的养蜂脱贫路
(刘颂华和老伴儿)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夏瑞霞 周重炜 周瑶)今年63岁的刘颂华老人家住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第5村组,据村主任刘冠华介绍,刘颂华2014年申请加入贫困户,2015年达到脱贫标准,是村里最早一批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的困难户。
笔者一行人在刘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老人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两层楼的新房,门口贴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标志,完工于2016年10月份。看到我们来了,清瘦的老人慌忙站起来迎接,笑着说:“哎呀,感谢你们,特意来看我,快坐快坐。”这些年来病魔的折磨,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抚养子女的重担让他苍老了许多。可是,老人的眼中却毫无沮丧的神色,而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那种期待。
“我年轻时候的曾经走南闯北,当初靠着自己的本事存了一些钱,是村里少数几个凭自己娶上老婆的”。谈到这些的时候,刘颂华隐隐有些骄傲。“没想到,35岁之后,身体开始有毛病,为了治病花光了之前的积蓄,不得已只能回到家里休养,做了胃切除手术后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两个子女的学费成了最大的问题。我在外面闯荡过,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再穷也不能让孩子没书读,为了供子女上学,我一次次的低头去找别人借钱,说出来都不好意思,当初为了交学费欠的钱到现在都还没还清”。他无奈地摆了摆了摆手,随之又呵呵一笑,“都是过去的事了,咱们要往前看。”
(刘颂华请我们品尝他的蜂蜜)
提到养蜂,老人眼里放出喜悦的光芒。他说,三年前本家的侄子送了一些蜜蜂,他便萌生了养蜂的念头。前两年由于技术不行,蜂蜜的产量一直提不上去。去年在女儿的帮助下,从网上找了些养蜂的资料,一口气又买三十箱蜜蜂,产量一季度达到了80多斤,按照每斤80元的价钱卖了6000多块钱,这比妻子以前种一年粮食的钱还多。
现在,刘颂华如愿住上了新房,养蜂事业越做越大,儿子也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终于实现了年轻时梦想。当问到以后的打算时,老人道:“准备学好蜜蜂的养殖技术,增加蜜蜂的数量,这可比种田划得来多了”。
不仅仅是刘颂华老人,全国还存在着千千万万个像刘颂华一样,不一味的依赖政府的帮助,而是借扶贫之力自强脱贫的人。他们有梦想,有坚持和付出,更有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保驾护航,一定会越过越好,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