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村支书的扶贫情结
——记武冈市“十大优秀党支部书记”肖体松同志
干部做到以民之苦为苦,脱贫攻坚工作才能更科学、精准。当前,脱贫工作处于攻坚阶段,任务重、时间紧,而基层干部是老百姓发展致富的带头人,是扶贫工作最前线的重要力量。像肖体松这样的基层干部,能否洞察百姓疾苦、全身心投入扶贫,影响着扶贫策略制定是否精准、扶贫方案实施是否到位。而事实也证明,如肖体松这般以民之苦为苦的干部,在扶贫开发中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肖体松,男,湖南武冈人,1966年9月出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92年4月参加工作。2002年至今任武冈市邓元泰镇凤溪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当选为武冈市第三届、邵阳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07年当选为武冈市第四届、邵阳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12年当选武冈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任职十多年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凤溪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在村党支部连续三年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今年以来,该同志始终按上级要求,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理思路、谋发展,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肖体松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事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
目前凤溪村党员共49人,其中男党员42人,女党员7人,流动党员9人。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
肖体松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够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扶贫政策的相关文件,深学常思,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座。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开展了以“做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做一个合格人”的“两以一做”教育活动;村党支部每年召开4次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为全体党员干部上党课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理、讲文明,开展了以宗旨教育为核心的“讲传统、比奉献”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一位老党员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学习教育,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为本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学习是履行职责的基础,作为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头人,他深感责任大、压力大。为此,他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首要任务。在学习上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与实践相结合。先后6次组织召开村支换届工作,8次深入到各家各户走访开展联创工作,组织开展一次健康义诊活动,深受群众的好评。
他始终将村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促脱贫,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设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投入资金1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在上级组织的多次检查中均受到表扬和好评。
抓经济促脱贫,带动群众早日致富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身为党支部书记的肖体松同志心里装的是群众,他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大力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今年年初,他就带领村支两委人员着手规划村杨梅基地的建设工作,3月1日,武冈市人民医院和市工商联驻村扶贫工作组驻村后,他就带领村干部与驻村领导多次研究讨论杨梅基地建设之事,想得到驻村单位的大力支持,此事得到了武冈市人民医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当即表示下拨18万元用于杨梅基地的建设,同时也得到了第一书记朱跃权的大力支持,几个月以来,杨梅基地初见成效,土地流转整理100余亩,种植杨梅树2000余株,通往杨梅基地的水泥马路正在规划之中,杨梅基地建成投产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有效的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他利用自己路熟门广的优势,当起全村群众的经济人,为群众和贫困户介绍建筑工程,提供就业技术指导和路径,带动群众共同富裕,他还多方联系驻村企业李文公司,为贫困户联系工作,目前,吸收就业人数1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20%。为加邓元泰经济发展,他还大力支持镇里招商引资工作,在工程建设、农场土地租赁流转上积极主动,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
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
邓元泰镇凤溪村系全国一村一品村,受武冈市管辖,全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共设建制组22个,农业人口2016人,邻村有踏岭村,丰坪村,石盘村,山岚村、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水美,天蓝水清。主要农产品有:脐橙、水稻、玉米、红薯、花生、油菜、土猪、土鸡土鸭等。
今年以来,为熟悉情况,肖体松带领村支两委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组“一班人”多次到村里熟悉情况,走访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先后9次入户精准核实贫困户和脱贫人员名单。目前凤溪村共83户贫困293人,其中:2014年、2015年已脱贫户(人)数32户,117人,2016年已脱贫户(人)数13户,45人,未脱贫38户131人。其中: D级危房改造27户,86人,异地搬迁24户,99人。低保户9户,23人。五保户5户,7人。
真诚开展扶贫,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在实地调研走访后,通过多次与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医院领导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凤溪村《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了13名中层以上管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他和第一书记朱跃权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81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端午节前,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带着慰问金到村开展端午扶贫慰问活动,为17户特困户送去慰问金各200元。6月18日,驻村工作组带着防暑降温药品等走访了贫困户,并对他们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在上级组织的两次交叉检查中得分都在90分以上,均受到表扬和好评。
真抓实干,打好脱贫组合拳
今年以来,他带领村支两委干部不断完善村级服务平台,建设杨梅基地,建设一6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全面启动村支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安排和部署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多次与村支两委负责人探讨商议如何开展好2017年度的各项工作,并初步制定了凤溪村2017年度工作计划,2017年发展计划。
4月19日,武冈市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张宗超带领单位18名党员到老屋村给老百姓免费义诊,就诊人数达800余人(次),发放各种健康宣传资料1000余份,免费为群众发放药品4000余元。此次活动在凤溪村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群众好评。
6月15日,武冈市人民医院李明院长带领班子成员和部分干部职工再次深入凤溪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对81户贫困户进行了再次走访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认真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
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的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肖体松始终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及时开展“回头看”工作。并及时组建领导小组,多次集体研究讨论,要求全村要严格按照“挤出水分,查缺补漏,找准对象”要求,准确分析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严格执行好“两公示一公告”工作程序;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完善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帮扶计划和急需帮扶的问题等“信息平台”数据及档案资料,并按年度拟定帮扶项目,以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及帮扶责任人力量;健全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责任,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提高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集中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强化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档案资料管理,建立有序完善建档立卡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扶贫开发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
深入村组察民情,真心帮扶暖民心。肖体松同志始终心系贫困户,坚持以“输血的同时重在造血”为前提,搭建为民“连心桥”。今年春节刚过,肖体松同志就带领村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与农户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工作日志上做了详细的记录,对于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农户做出解答,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及时向镇里进行汇报,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后便以最快的速度为农户解决。他的这种积极认真,把贫困户当做自己亲人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每次他到贫困户家中去时大家都像见到亲人一样亲切。“不论大事小事,只要我们向肖书记反映,都会得到及时解决,他真的是位好同志。”凤溪村精准扶贫户夏深耕感慨的说道。
在扶贫路上,肖体松同志真正做到了急贫困户所急,想农民所想,切实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访贫问苦、平易近人、真心为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全体村民的充分认可。(朱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