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让桔生淮北仍为橘

【时间:2018-07-25 16:50】【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据《晏子春秋·内篇》中记载:“晏子将至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 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地。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王笑曰:‘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这个故事成为古代外交史上一桩美谈,同时也给中国历史留下了这一句“桔生淮北则为枳”的名言。千百年来,国内外植物学家把“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作为“定论”遵循着。外交学家、文学家、逻辑学家则说这是晏子的“善辩”、“诡辩”、“雄辩”。

那么晏子这话的来龙去脉如何?是晏子凭空想象出来的呢?还是客观事实真有其事?

据西汉经学家刘向(公元前77年——前6年)撰写的《说苑》中载:“江南有桔,齐王使人取之,而树之江北,此不为桔,乃为枳”。《说苑》上这段记载,证明了晏子那句话是有根据的。除《说苑》外,就我所知,在我国农业著名书籍中关于“桔生淮北则为枳”的记载是很多的,如公元前四世纪列御寇撰写的《列子·汤问篇》中有:“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柚、碧树而冬生,实丹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今山东省历城县)珍之,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焉”。又如:公元前三世纪西汉河间献王,在补正《周礼·考工记》时也有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桔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还有明代在编写《农政全书》时也记载着:“桔逾淮则化为枳,此地气使然也”。现代出版的柑桔栽培论著也认为,从地理纬度上讲淮河和汉水流域是一般柑桔栽培的北界限。

总而言之,在我国4000多年的柑桔栽培史上,不计其数的专家、学者在南桔北移的理论上进行过探讨,在实践中进行过尝试,但是,还没有一个人留下成功的足迹。“桔生淮北则为枳”几乎已是定论。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变的真理,敢于质疑人们深信不疑的结论,这几乎已成为获得重大突破的学者们的共同特征。我并没有被这种定论所束缚,而是就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讨和大胆的实践。

首先,我们要弄清,桔生淮北怎么会变成“枳”呢?枳,也叫枸桔,〔poncirus  trifoliata(R.)Raf.〕,与桔同属芸香料,灌木,果似桔,但味苦酸不能吃,可入药(枳实),它能耐-20℃的低温,并耐贫瘠,所以自古以来嫁接柑桔多用它来作砧木。桔逾淮北以后,因气温太低,柑桔上部的接穗因耐寒力弱,(一般的柑桔只能耐寒-3℃左右)被冻死了。原做砧木的枳因耐寒力强故能萌发新芽生长起来,整株树便成为枳树了,这与变种有所不同。

水土是不是影响柑桔北移的根本因素呢?我经过多年的调查和栽培试验证明:我国淮河以北直至黑龙江和新疆,绝大部分地区其光照、水质、土壤等生态因素是适宜种柑桔的,所以限制柑桔种植范围的主要因素不是水土而是气候,特别是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据考证,随着气候寒暖的变化,我国柑桔栽培北界限也在相应的变化。如在二千三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气候温暖时期(当时我国冬季平均温度要比现在高2℃左右),柑桔栽培北界大体以淮河和汉水为界。之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栽培北界逐渐南移,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移至长江以南的江苏吴江县、句容县,江西九江县,湖南汩罗县一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二十多年来,由于气温的逐渐回升,再加上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已北移至江苏盐城、南通,安徽安庆,湖北郧县,河南邓县,陕西汉中,甘肃武都一线,已超过了我国历史上柑桔栽培的最北界限。但这些地区的柑桔还是经常遭到三年一小冻、五年一中冻、十年一大冻的危害。

1980年以来,我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和伙伴们研究出一种可使蜜桔矮化的方法。经过矮化了的蜜桔,如地栽,树冠高不超过两米;可耐守-13℃;第一年嫁,第二年即结果;含糖量可达14%。如盆栽;每平方米可栽3-4盒,每产可达2500千克。这样对柑桔北移增添了有利的内在因素,摆脱了气候的限制。北方农民可以采用同冬季在大棚栽种西红柿那样的方法栽种蜜桔。现已在我国雅鲁藏布江畔、塔里木河畔、黑龙江畔生根、开花、结果了。如今就是在银装素裹的冬天里,人们在庭院或屋内,也可看到黄橙橙的桔子,在青枝翠叶间竞香争艳,同时还可亲手从树上采摘下鲜甜可口的桔子尝一尝,真可谓是尝桔观景别有情趣。

“南桔北移”刚刚起步,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都多次报导了“桔生淮北仍为桔”的消息。我先后接到国内外祝贺信达3000余封,他们都想知道我是怎样推翻“桔生淮北则为枳”这一千古定论的。这就要从我这个山东人幼年时讲起了。

回忆幼年,每逢端午节,我的手脖和脚脖上全都结上了五彩缤纷的长长的“罗索”(因龙畏五色系及竹,所以是用五色不同的花丝线合拢而成一种线绳),妈妈告诉我说:“这是屈老爷(屈原)半夜来给你揽的‘绳索’,揽着保你今年不落水遭难”。我埋怨妈妈:“夜里屈老爷来了为什么不叫醒我看看他……”在山东老家上初中时,当我读了《楚辞·桔颂》之后,才知道我敬重的屈老爷非常崇拜桔树,他把桔树比拟成古代圣贤,把桔树栽在庭院中,作为榜样,朝夕相对来勉励自己。当时我真想看到桔树是个什么样子。然而山东哪来的桔树呢?我惊奇,我赞叹。我在欣喜错愕之余便下定决心:今生一定要亲自探究南桔北移的真相。为了寄托我的相思,我便把自己的名字叫“志敏”,号“桔像”。

为了能看到桔树,我不去大连海运学院,而就读于南京工程兵学院;为了进行“南桔北移”,分配工作时,我不去北京工程兵司令部而来到湖南邵阳军分区工作。1962年,我来到盛产雪峰蜜桔的邵阳,才看到桔树。我被那春天百花飘香,秋天金果璀璨,冬天绿叶滴翠的桔树陶醉了。同时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产生了:把它北移到山东,让老家的乡亲们也能吃上自己亲手栽种的新鲜桔子,该多好啊!

从1966年开始,我学着米丘林采用“适应性”的方法,从温带向寒带移栽苹果那样,把桔树带到山东让父亲姜会忠试栽,栽了四、五年桔树要开花结果了,但都因树冠高大,冬季无法保温而被冻死了。年复一年,栽了死,死了栽,直到1975年,父亲连桔树开花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到便去世了。随后,哥哥姜志勋接着试栽。1982年他来湖南背桔苗死在路上。外甥于国民,侄子仁堂,孙女永花和李洪新又接着试栽。

从失败中我悟出一个道理,没有理论作指导,是干不出有成效的事业的。1978年改革开放的东风来了,我便开始正大光明地放心大胆地撸起袖子干,先后走访了湖南农科院、山东农大、北京气象学院等十几所大学,拜见了十多位专家、学者,他们大多数都赐教于我,鼓励我,祝愿我“南桔北移”成功。也有个别人说:“桔生淮北则为枳”已是千古定论,是客观规律,难违背啊!还有人说:“桔树每北移一纬度,酸度就提高一度。即使在北方栽活了,结的果酸度太大也吃不得!”

经验是可贵的。经验具有很多长处,但也有一个短处,那就是容易墨守成规,落于陈套,可能导致缺乏独创精神。相反,对尚不了解某个领域创业的困难者来说,他就不会受这个领域既有概念、倾向、理论和惯例的束缚,他没有束背缚的精神包袱,就会导致特别类型的创造力——无知带来的创造力;就会找到一个独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体会到,当在某个领域没有想出办法之前,不必了解有关这个领域的一切情况,只要了解这个领域的一般特点,创造新办法,然后检验、完善这个新办法。正因为我对柑桔北移一窍不通,因此,无知给了我勇气,我坚定信念,决心创造奇迹。用十多年的时间搜集、整理了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十几个省的重点地区的土壤、气象、水质、地理等环境要素,记下了二十多万字的技术资料,经过认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北方的水土是适宜柑桔生长的。而影响柑桔北移的主要因素是空气、温度。要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是将桔树矮化,以便于避寒保温。又经过几年的摸索,到1980年,我将北方野生的常绿小灌木、能耐寒-27℃的臭臭树的根部,嫁接上生长在北方高山岩石缝的“万年松”的菌根。用这种臭臭树作砧木嫁接繁殖的桔树,具有矮小、耐寒、抗干旱、结果早等四大特性。如果将这种桔苗,再进行一次强行矮化驯化培育,便成为适宜北方栽种的矮化无核蜜桔苗。这苗不论是地栽还是盆栽,树冠高一般都不会超过两米。第一年嫁接,第二年即可结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在北方栽种,果甜、汁多、皮薄,可耐-13℃的严寒。

1984年春,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有独创性的、在北方栽培蜜桔的方法,第一次将七十六株矮化苗栽在山东省海阳县老家的五厘地里,到1986年结果102.5公斤。

邵阳市人民政府1986年利用屋顶,建了一个56平方米的“空中桔园”,栽了200盆蜜桔,1987年摘果176公斤。

1990年3月,我邮寄给新疆莎车县林业局王序伦20株桔苗,路上虽然走了57天,但都栽活了,并有6株当年结果了。

为了克服塞北一些地区一年无霜期不足200天,影响南桔北移的难题,又经十年研究,培育出了“139桔”。该桔从开花到果实红熟只需139天左右,在北方大棚里八月份便可成熟。

40多年地“南桔北移”,我荣获了两项国家专利权和科技进步奖。我的传略被录入《中国人物年鉴》和《国际杰出的知识份子》(英国剑桥大学编)

作者系 湖南省邵阳市公用事业局 姜志敏

电话:0739-5332399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阳剑锋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