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宁这个瑶族乡,体验不一样的瑶族风俗

【时间:2018-10-23 17:59】【来源:云邵阳客户端张洋【字体:


云邵阳记者 张洋

在新宁县城西南部,有一个因生产竹麻丝而闻名的地方——麻林。自古以来,麻林就以利用嫩南竹生产竹麻丝而闻名,初名麻丝,后觉“麻丝”不雅,遂改名麻林,沿用至今。麻林瑶族乡是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中又以瑶族为主,占全乡总人口的65.7%,这里具有瑶族特色的峒话、服饰、传统习俗令人心神向往。


麻林的民族特色文化有竹竿舞、竹雕、双狮闹元宵等,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跳鼓坛”。“跳鼓坛”是新宁县八峒瑶族祭祀盘王的仪式,俗称“打鼓堂”“庆盘王”。有三年一小庆,七年一大庆之习俗。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相传在远古时代,瑶胞乘船漂洋过海,途遇狂风大浪,船在海上漂流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船毁人亡。这时,有人在船头祈求始祖盘王保佑子孙平安,并许下大愿。许愿过后,立即风平浪静,船很快靠岸,瑶人得救了。这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恰好是盘王的生日。于是,上岸瑶民砍树挖成木碓,把糯米蒸熟舂成糍粑,尔后唱歌跳舞,庆祝瑶人新生和盘王生日。从此,瑶民就把这一天定为“盘王节”。


跳鼓坛先要选好祭祀场地,结竹为寮立神坛,再在坛中央立盘王像。仪式由设圣、净坛、立五楼四寨、朝幡、朝榜、打五猖、接姑娘、上刀山、下火海、开天煞、五祭盘王、庆五大王、跳鼓堂舞、游山打猎、走长风、唱谢情歌、打清醮、收五猖、扎三殃、纸船收瘟、做辞送、鼓堂会等部分组成。其中跳鼓坛舞分“东庆、南走、中盘、北挂、西拐”五个阶段进行,表现了瑶胞从生产、生活、男女相爱、交合生育、儿女成群,到老年西逝的整个人生旅程。集歌、舞、乐及祭祀仪式于一体,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2006年,新宁八峒跳鼓坛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确保民俗文化世代相传,麻林瑶族乡非常注重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在将“跳鼓坛”申报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保护、沿袭、传承、鼓舞和宣扬民俗文化发展并创新民族特色文化艺术,2014年6月4日,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县民宗局、县文广新局和麻林瑶族向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由新宁县八峒瑶山民俗历史文化学会主办的会刊《八峒风情》与读者见面了。八峒瑶民乃江永千家峒瑶族分支,跋山涉水,迁移至此,为过山瑶,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瑶族同胞,在这里繁衍生息,开拓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八峒民俗文化。从语言到风俗,从服饰到舞蹈,从山歌到民乐,无不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八峒民俗文化是一本沉甸甸的文化史册,是一份宝贵的遗产资源,值得好好珍惜,好好保护,好好发展。”6月6日,新宁县知名人士兰永华介绍说。《八峒风情》以发掘和传承“峒”“瑶”文化为目的,宣导和发掘旅游文化资源,在文化复兴建设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在做好传承的同时,麻林瑶族乡不断对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创新。2013年,麻林组织全乡文艺骨干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自编自导一台民俗节目——《瑶山古韵》,并参加全县“崀山风”欢乐潇湘行群众文艺汇演,获三等奖。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款对乡民族中学进行了改建新建,为瑶乡学子尽可能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麻林瑶族乡民族中学组织学生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让瑶族的民族元素、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2015年该校代表队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男子双蹴三等奖的好成绩。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春香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