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交通海事部门“四拳"出击,守护一江碧水
云邵阳记者 朱杰 通讯员 王希文
11月13日,湖南省水运管理局发函,对邵阳市“僵尸船”整治工作进行表扬,对邵阳市交通海事部门在整治工作中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把握政策机遇,全面完成“僵尸船”整治任务给予充分肯定。一直以来,邵阳市高度重视水运环境保护工作,多措并举,打好防治“四拳”,全力推进水运防污染工作,有力确保了辖区水运发展环保安全。
新宁县石鹅新旺砂石场,已经复绿
邵阳市政府督查组在砂石场现场开展督查
“软拳”强基础 扎实做好长效管理基础工作
按照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2017年,邵阳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内河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今年又出台了《船舶污染物管理联单制度》《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等多项制度,全力解决邵阳市船舶污染应对能力较弱,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较低等问题。
为加强港口码头扬尘治理,改善和提升内河通航水域水环境质量,今年,邵阳市又相继发布了《港口码头污染物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干散货码头粉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制度》,尤其是出台了《水运水环境保护及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实施方案》,夯实了各级政府管理机构的工作责任,对邵阳市水运环境保护发展进行了远景规划。
“硬拳”出实效 实现辖区内“僵尸船”清零
2017年11月,湖南印发《关于开展“僵尸船”专项清理整治的决定》,邵阳市委市政府把“僵尸船”清理整治纳入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大平台,开展了“四个一律”的铁腕治理:对长期停泊不用、无人管理的船舶一律予以拆解,对不符合环保要求和闲置废弃的涉砂船一律取缔拆解,对污染水体环境的餐饮船一律予以取缔,对所有合法船舶一律进行规范管理。
至2018年3月27日,全市共摸排处置“僵尸船”894艘,约占全省三分之一,全面完成了“僵尸船”拆解处置任务,消除了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减少船舶尾气排放源,确保辖区防洪、航行和生态安全。
邵阳市“硬拳”推进僵尸船清理整治现场
“截拳”清源头 注重饮用水源保护区长效防治
今年3月至5月,邵阳市对武冈市威溪水库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14艘营运游船进行了取缔。关停邵东县黄家坝水库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锅子塘观光园有限公司,6艘船舶全部上岸进行处置,将客运码头迁移出饮用水源保护区。
根据环保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邵阳市完善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附近的警示标志标识。共设置航标11座,航道警示牌28块。在船检办证核发证照时,严格落实船舶防污染设施整改。截至9月10日,共完成143艘主机功率超过22KW的船舶油水分离器安装工作,对未能安装的6艘船舶采取了停航停运措施。同时,对其它省里配发的标准化渡船小于20M的内河小型船舶,均配备了1个容积不小于50升污油水桶,确保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得到长效治理。
“直拳”突精准 全覆盖推进非法砂石码头整治
“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邵阳市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法沙石码头整治。整治工作在全区域覆盖的基础上,精准摸排、建立台账、落实整治,确保非法砂石码头“两断、两无、一绿”(断电、断路、无设施、无砂堆、复绿),对规划保留的砂石码头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扬尘、废气、废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治理必须达到环保要求。要求摸排到位率100%,整治达标率100%。
各县市区纷纷行动,全面开展整治工作。目前,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已经完成整治任务。特别是新宁县,24处遗留砂石码头均已达到“两断、两无、一绿”要求,经省水利厅批准保留的7处砂石码头和11艘采砂船都装上摄像头,24小时全方位不间断进行监控,管理上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对整治进度慢的县市区,市政府采取现场督查、约谈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下督办通知等方式强力推进整治工作,精准整改、一抓到底。截至11月10日,全市共摸排清理出砂石码头236处,关停非法砂石码头194处。其中2018年省里下达的37处非法砂石码头已全部关停。其他各项整治工作正在严格按照进度推进,11月底之前完成“两无”工作,12月底之前达到“一绿”工作要求,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