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晏田乡:“三覆盖二提升”创新治理抛荒耕地

【时间:2021-04-22 23:21】【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覃贤武)“我愿意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4月20日,在武冈市晏田乡蕉林村村民会议上,村民唐圣金率先表态,愿意将抛荒的1.2亩耕地入股蓉坤生态专业合作社发展旱杂粮。想着抛荒耕地竟为家中带来资产性收益,唐圣金喜笑颜开。

武冈市晏田乡位于武冈市东部,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现辖15个村309个村民小组,有人口2.7万余人,耕地3.8万余亩。近年来,受种田效益比较低、现代化种植程度不高、规模种植缺少龙头带动、劳动力大量外出等因素影响,耕地抛荒呈上升趋势。为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今年开春以来,晏田乡党委政府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活动主题,以“三覆盖二提升”为抓手,将发展粮食生产、治理耕地抛荒做为“为民办实事”及发展特色旱杂粮产业的重要举措抓好抓细,创新发展了治理耕地抛荒的“晏田模式”。

递次传导,抛荒耕地治理责任全覆盖。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农业副乡长任副组长、各驻村干部、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粮食生产与治理耕地抛荒工作领导小组,递次传导与压实工作责任,将任务分解细化到各村,将粮食生产与耕地抛荒治理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各村根据各自区域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并推动实施。形成了乡级领导包片、驻村干部联村、乡、村主要干部为粮食生产、抛荒耕地治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机制。

层层发动,抛荒耕地治理宣传全覆盖。为征求耕地抛荒治理意见,拓展耕地抛荒治理思路,晏田乡先后召开党政会议4次、驻村干部与村干部会议8次,各村村民会议总计达30次,现场调度会12次,广泛达成消荒共识,共下发《消荒交办书》30份,签订《抛荒耕地承包责任人消荒承诺书》312份。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加强政策宣传,做到文件发到位、通告贴到位、喇叭播到位、短信发到位、电话打到位,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抛荒耕地治理宣传氛围,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粮食生产与耕地抛荒治理工作。

形成合力,抛荒耕地治理保障全覆盖。一是合力进行抛荒耕地摸底排查。驻村干部与村干部走村进户,以土地确权颁证成果为依据,对耕地承包责任人承包的耕地种植计划进行摸排指导,切实摸清了抛荒耕地底数,做到外业核实情、内业建台账。二是合力解决抛荒耕地治理资金保障。根据各村复垦的难易程度,乡财政按300元/亩-500元/亩的标准安排抛荒耕地治理村级经费。鼓励农户对抛荒耕地自行消荒,村民会议一致通过,农户按200元/亩的标准自筹抛荒耕地治理费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流转抛荒耕地进行规模种植,乡财政负责落实规模种植补贴,在种植作物收割后补贴到位。

创新带动,提升抛荒耕地治理机制。一是实行抛荒耕地村级统一复垦机制。以摸清的抛荒耕地底数为基础,以村为单位与农户签订翻耕协议,统一落实耕田机、旋耕机进行复垦,降低抛荒耕地种植成本。鼓励耕地承包责任人对复垦后的抛荒耕地进行复种。二是实行抛荒耕地龙头带动种植机制。抛荒耕地承包责任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进行复种的,鼓励支持村支两委牵头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抛荒耕地承包责任人以土地入股方式进行委托或股份合作种植。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抛荒耕地进行并村流转,乡政府对并村流转抛荒耕地实行规模种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安排、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产业引领,提升抛荒耕地治理成效。为盘活土地资源要素,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抛荒耕地集中区基础设施薄弱等短板,晏田乡以产业引领为思路,乡财政投入12万元、争取上级财政10万元对抛荒耕地集中区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使水、电、路等设施基本满足现代化种植需求。对并村流转抛荒耕地实行规模种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种植指导,引导支持种植主体开发大豆、燕麦、荞麦等特色旱杂粮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种植主体联合延伸产业链,共带动抛荒耕地承包户262户及周边农户121户融入产业大市场,形成了抛荒耕地治理长效机制,提升了治理成效。

截止目前,晏田乡摸排统计出的281亩抛荒耕地在6个专业合作社会的带动下已全部完成复垦,种植计划正在进一步落实中。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秀丽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