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是我人生中一个格外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正式接过邵阳市政协委员的任命,第一次参加市政协全体会议,开启了履职新征程。
得知每位委员都需提交提案,我提前做足准备,结合工作与生活中的观察,在政协云App上提交了四份提案。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提案全部获得立案。其中,《修建BRT快速公交系统,提高邵阳大道畅通性》于2022年2月被《邵阳日报》刊发,引发社会关注,极大鼓舞了我的履职热情。《关于尽快在邵阳市一中校门口安装红绿灯等配套设施的建议》推动交通部门投入40余万元,在校门口昭阳路安装红绿灯,一举解决了困扰师生及市民三年的出行安全问题,让我深刻感受到政协平台的重要性和作为一名委员的责任与荣誉。《制定培训最高限价,切实减轻培训负担》的提案得到市教育局重视,我也因此于2022年被聘为邵阳市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社会监督员,后入选省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专家库成员,为“双减”政策落地贡献了力量。
民生问题的解决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立新路碧桂园至财神桥段“断头路”因拆迁难题搁置多年,却是缓解邵阳大道交通压力的关键。2022年底,我撰写《请求尽快拉通与建设立新路、博学路》提案虽获立案,却未能有效推动。2023年,我再次提交《关于尽快拉通立新路市一中段的建议》,提出更具体的解决方案。在政协邵阳市第十三届三次会议联组会上,我向与会常务副市长阐述了接通此路的重要性和解决设想,获得肯定,并当场指定双清区领导牵头研究。然而到2024年,项目仍无实质进展。
我并未气馁,先后主动联系市城建投公司、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陪同实地勘察,争取理解与支持。2024年底,我提交联名提案《打通立新路“断头路” 畅通市一中南门道路微循环的建议》,得到陈文华、刘颖彬、袁卫东等委员联名支持,共同为破解这一民生难题发声。终于,今年四五月间,市委书记严华、市长程蓓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该路段贯通问题。项目被纳入双清区2025年开工建设计划,预计2026年底竣工通车。
四年履职期间,我共撰写提案十余件,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和微建议20余条,足迹遍布市内三区30余家单位、社区及邵东、新邵、隆回、洞口、新宁和邵阳县。由我主笔的民盟界别集体提案《推进邵阳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被列为2023年市政协重大民生提案并接受社会测评,获评当年优秀提案。2023年底,我与市政协陈文华主任共同提交的《关于提升我市高中阶段教学质量的建议》提案,得到市委书记严华的批示,被列为2024年市政协重点提案并被评选为年度优秀提案。
作为“烛之光”政协委员工作室召集人,我组织策划了“烛光·送教”、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关爱留守儿童、《同心护未来》公益讲座、“守护红旗河”民主监督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工作室影响力与委员形象。
政协委员不仅是一份崇高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2023年,我荣幸被评为邵阳市“十佳”政协委员,同年入选市政府系统督查人才库,被聘为市民生实事观察员。2024年,获评邵阳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效突出个人。
四年政协路,一生为民情。未来,我愿继续做一朵“奔涌的浪花”,在人民政协的浩瀚江河中与时代同频、与民心共振,让履职始终浸润民生温度。